6月22日,記者從長江設計集團獲悉,該集團所屬空間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完成的《一種面向水庫大壩安全的多模態大模型構建及運行方法及系統》《一種基于知識圖譜的大壩安全隱患傳播路徑分析方法及系統》兩大模型,均獲國家專利授權。這兩項專利突破傳統監測壁壘,重塑水庫大壩安全智能監測新范式。
長江設計集團空間公司在“數字孿生水利”“工程智慧監測”領域積累了大量授權發明專利。此次兩項大模型核心專利的嵌入,與現有技術形成深度協同互補,共同構建起覆蓋數據采集、數據建模、智能分析、風險預警的水庫大壩安全智能監測技術全鏈條。
這也標志著長江設計集團在構建“水庫大壩安全智能體”征程中邁出關鍵一步,真正成為守護江河安瀾的“數字哨兵”,高質量為國家水安全保駕護航。
當前,水利基礎設施安全形勢日益復雜,傳統監測手段難以滿足精細化、智能化管理需求。長期根植大壩安全監測領域的空間公司聚焦行業痛點,積極引入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率先將大模型深度應用于大壩安全監測領域,融合多模態數據與知識圖譜技術,構建起一套創新性的智能預測與分析體系。
其中,《一種面向水庫大壩安全的多模態大模型構建及運行方法及系統》創新性地采用基于Transformer架構的多模態預訓練模型,該模型能夠有效整合大壩運行狀態實時數據、歷史隱患記錄、工程技術文檔、BIM模型、時空信息等多源異構數據。其核心價值在于實現對水庫大壩安全隱患的實時預測與智能預警。模型不僅能精準識別隱患發生概率,還能動態生成風險評分、預警閾值及針對性應急建議,顯著提升大壩安全監測的科學性、精準性和響應效率。
《一種基于知識圖譜的大壩安全隱患傳播路徑分析方法及系統》聚焦于隱患的演化機理,通過構建大壩結構單元與歷史隱患之間的關聯知識圖譜,實現對隱患傳播路徑的動態分析與精準識別。該系統結合實時運行數據持續更新知識圖譜,極大提升了隱患分析的全面性與時效性,為大壩安全風險的早期識別、精準定位與有效防控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隨著大壩安全智能監測技術全鏈條的成功貫通,該公司將持續深化大模型、數字孿生、知識圖譜等前沿技術在水利領域的融合創新與應用落地,加速推動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從傳統的“經驗驅動”向先進的“智能驅動”轉型。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