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搬運重物到端茶倒水,從進廠打工到做飯疊衣,人形機器人正加速“進化”,成為產業新賽道……近日,人形機器人賽道成都力量再添新軍,天府絳溪實驗室交互人形機器人前沿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將引領具身智能前沿研究,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跨越式發展。
據悉,人形機器人因其在非結構化環境中的通用適應能力以及與人類社會交互的深度協同潛力,成為科技界的熱門研究方向。相較于傳統工業機器人或單一功能服務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面臨諸多挑戰。雙足運動控制需在高自由度關節群的穩定性與能耗效率間尋求平衡;具身化交互要跨越語義理解、情感響應與社會規則適配的復雜障礙;開放任務決策則要解決動態場景中多目標自主規劃的實時性與魯棒性矛盾。
天府絳溪實驗室交互人形機器人前沿研究中心組建了強大的研發團隊,由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領軍人才彭倍,電子科技大學講席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繼,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美國光學學會會士朱策共同領銜,帶領30余位國家級人才及頂尖產業專家,致力于攻克人形機器人的關鍵技術難題。團隊將圍繞機器人本體、自然交互、自主學習、情感認知等關鍵技術展開研究,著力解決智能機器人在動態開放環境中的適應性瓶頸問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廣泛行業的深度應用,實現科研突破與產業升級的雙向驅動。
目前,該中心在人形機器人本體智能、空間智能和通用智能等領域已取得一定成果。在本體智能方面,已研發儲備兩款全尺寸、可直立行走人形機器人,掌握了全身運動學控制方法等本體相關技術。空間智能領域的多源信息融合導航與路徑規劃技術,通過多目VSLAM算法,解決了弱紋理、光照變化及復雜動態環境帶來的問題,定位精度和動態避障能力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通用智能領域提出的“心狀態轉移網絡理論”,突破了情感計算工程化實現的瓶頸,廣泛應用于情感識別、語音識別及圖像處理等實際場景。
當前,天府絳溪實驗室正加速前瞻性戰略布局,進一步完善具身智能創新鏈條,已成體系布局機器人本體、大腦和訓練等創新平臺,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整機”研發生產基地、“數據+場景+訓練”一體化服務體系及全球首個機器人情感驅動引擎,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未來,交互人形機器人前沿研究中心將繼續發揮其跨學科研究優勢,在智能感知、信息融合和超函數理論等方面持續創新,構建“理論突破—技術驗證—產業預研”三位一體的前沿探索機制,推動交互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加速具身智能技術體系化賦能高端制造與人機共生新業態。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