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鄂州首座低碳變電站——梁子湖謝埠110千伏變電站正式投運,標志著梁子湖謝埠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進入尾聲,為區域迎峰度夏電力保障注入強勁動能。
該工程的投運將重塑梁子湖區電網架構,大幅緩解太和變電站供電壓力,有效破解夏季用電高峰瓶頸,確保12萬居民和52家企業用電穩定。
當前正處于夏季用電高峰期,全國用電負荷持續攀升,多地面臨電力緊平衡挑戰。在湖北鄂州梁子湖區,武鄂同城化加速推進帶動生態旅游產業擴張,企業入駐率激增,區域用電負荷連續兩年超預期增長,原有電網已難以支撐夏季高峰需求。梁子湖謝埠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本期計劃新建變電站1座及110千伏線路35.68公里。
作為國家電網數字化試點工程,謝埠變電站配備主變油溫油位、鐵芯接地電流等智能感知“哨兵系統”;主變壓器首次應用天然植物油絕緣;GIS設備以SF6/N2混合氣體替代六氟化硫,有害氣體排放削減80%。施工中創新應用全省首座正交斜放裝配式基礎設施,基層圍墻、電纜溝、主變防火墻,包括預制艙等均采用的是高度集成化預制產品,實現“零焊接、零涂刷、少濕作業”,建筑垃圾減少70%,揚塵降低90%。
配套建設的謝埠110千伏線路工程含110千伏出線2回,分別至沼山110千伏變電站、萬山110千伏變電站,線路全長35.68公里。面對梁子湖復雜地形,線路工程采用履帶式智能組塔裝置、抱桿無線拉力傳感器,試用重載無人機等“黑科技”,依托數字技術,突破復雜環境施工瓶頸,實現安全與效率的雙重保障。目前,謝埠—萬山輸電線路正進行最后攻堅,預計本月底全線貫通。
工程自2024年7月開工,歷時349天,建設者克服高山峽谷及惡劣天氣,以“雙碳”為目標實現零事故施工。工程投運后,變電站將覆蓋區政府、太和鎮等重點區域,優化35千伏網架結構,為汛期及夏季用電高峰筑牢“電力堤壩”。此次工程投運不僅解決區域用電瓶頸,還為武鄂同城綠色升級提供示范,助力鄉村振興與生態經濟協同發展。
(受訪單位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