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報
      客戶端
      公眾號
      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創新呈現三大特點
      2025-06-16 14:01:31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葉偉

      本報記者 葉偉

      電驅動總成、混動總成、驅動電機、商用車動力系統、材料及流體、開發測試及軟件……6月12-13日,在江蘇省南通市舉行的第十七屆國際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年會(TMC2025)上,諸多汽車動力系統關鍵和前沿技術集中展示,人們可以從中窺見未來汽車動力系統發展新趨勢。

      “當前,汽車動力系統正朝著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其技術創新呈現三大特點,需要產業鏈上下游強化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創新再上新臺階,進而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在年會上表示。

      支持汽車產業“四化”

      作為汽車的“心臟”,動力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決定車輛行駛性能的關鍵因素,如動力性、經濟性、穩定性、環保性等。

      侯福深說:“汽車動力系統創新作為汽車產業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核心支撐,近年來取得顯著進展。”

      據了解,在低碳化技術方面,目前,混動專用變速器的構型和效率持續優化,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6%,與2020年相比提高超13個百分點,柴油發動機的熱效率超過48%,相比2020年提升4.3%,達到國際先進的水平;低碳、零碳燃料內燃機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在電驅動技術方面,驅動電機峰值功率密度最高達到每公斤7000瓦以上;基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高性能電機控制器的功率密度最高達到每升45千瓦,與2020年相比提升近50%;扁線電機高效冷卻系統、碳化硅器件等關鍵零部件與高電壓平臺功能安全、網絡安全等核心技術在電驅動總成產品上實現應用。

      “乘用車機電總成實現平臺化發展,其功率密度、效率、噪聲等關鍵性能指標持續提升;商用車無論是純電混動還是燃料電池,各條技術路線技術創新都取得了明顯進展。”侯福深說。

      “我國電驅動行業取得長足發展,電機有效功率密度在4.5-7.8千瓦/公斤,電驅動總成功率密度從原來的0.5千瓦/公斤,發展到如今普遍的2.5千瓦/公斤,個別沒有投入量產的可以做到4千瓦/公斤。在增程式電驅動總成技術方面,攻克了多動力源機電耦合效率提升難題,實現了驅動電機最高效率98.1%、機械傳動最高效率98.4%、發電單元油電轉換系數≥3.63kWh/L。”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蔡蔚表示,電驅動向高安全可靠、高效、高功率密度方向發展,有力支撐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化。

      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中國中車的第五代純電多合一電驅總成、沃爾興的第三代軸接地環、嘉實多的下一代超低粘度油冷電動車變速箱油、芯聯集成的高功率密度的SiC MiniHPD模塊、英特模的30000rpm新能源高速直驅電機測試臺……大會期間,13個技術和產品入選“TMC2025年度創新技術”。

      這些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和產品,將是未來3-5年重塑汽車行業格局的顛覆性成果,為汽車動力系統發展探尋新的解題思路。

      “當前,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呈現出多元化并行發展趨勢。汽車動力系統技術突破和進步,有助于行業痛點問題的解決。”長安汽車平臺及模組開發部副總經理劉斌表示,長安汽車積極推進動力系統的平臺化、模塊化、通用化和組合狀態最小化,持續打造動力系統“根技術”。

      “傳統電機在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逐漸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了克服傳統電機的瓶頸,提升整車的性能和能效表現,開發新型電機技術成為了必然選擇。”廣汽平臺技術研究院電驅系統部部長喻皓表示,廣汽夸克電驅技術憑借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速化和高集成四大特點,持續引領行業發展,不僅能夠顯著提升電機的性能,還可以提升能效,進而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目前,廣汽夸克電驅2.0非晶—碳纖維超級電驅已實現小批量裝車,即將實現規模化批量生產。

      需要加快系統間融合

      侯福深認為,當前,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創新主要呈現三大特點:系統集成向更深層次發展,并邁向多域融合。集成核心驅動單元、高壓充配電系統、電池管理系統、整車控制單元、熱管理系統等模塊的多合一構型,將動力系統集成推向新的高度,可實現體積和線束數量的大幅縮減,顯著提升功率密度和空間利用率。同時通過動力操控、智駕、信息娛樂等功能的底層數據互通與協作控制,不斷拓寬動力系統的邊界,進入動力融合、跨域協同的新階段。

      材料與工藝創新正成為汽車動力系統創新的焦點。在材料方面,碳化硅、碳纖維、非晶合金、高強度鋼、軟磁復合材料等加快導入應用,不僅優化整車輕量化水平和動力性能,還拓寬了汽車設計的邊界;在工藝方面,激光焊接、三維堆疊封裝、3D打印、等離子噴涂、碳纖維包裹、雙面冷卻封裝等工藝創新,進一步推動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雙躍升。

      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賦能動力系統創新。汽車動力系統正在從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控制向全鏈路的智能化控制演進。例如通過AI算法實現毫秒級的扭矩分配,顯著提升極端工況穩定性;融合多元數據的智能熱管理系統,實現熱能的按需分配與高效利用,提升整車高低溫續航保持率等。

      企業如何把握行業發展特點,實現發展?蔡蔚表示,電驅動系統正向高效、高安全、高可靠性發展,行業企業要在高電壓、高功率密度等關鍵技術上發力,同時關注稀土永磁、碳化硅等材料的創新應用,推動動力系統技術顛覆性變革。

      劉斌表示,未來要聚焦汽車動力系統的智能化、系統性重構、全新生態的打造等方面,實現動力系統高機動性、高安全、可靠性。同時需要與底盤系統、高階自動駕駛系統等融合,以提升汽車安全、健康、舒適、矯健、駕趣、聰慧等性能。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国产二区三区久久|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日韩亚洲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