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蘇致龍 記者 鄧淑華)近日,我國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兩項具有行業標桿意義的數字成果——“太極可信數據空間平臺V2.0”與“基于動態數據要素底座的產業鏈智能規劃輔助平臺”亮相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兩項成果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場景應用為導向,不僅展現了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數據要素流通與產業鏈智能化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更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落地的解決方案。
其中,“太極可信數據空間平臺V2.0”作為全國首個通過中國信通院數據空間平臺能力專項測試的可信數據空間產品,依托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核心技術“基于大模型的自動數據分級分類系統”,不僅解決了大模型在分類任務中的幻覺問題,而且顯著降低模型成本,使得小參數量模型也能達到較好的分級分類效果,顯著提高了分級分類準確性,且經測試模型準確率達到95%以上,關鍵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平臺聚焦數據要素流通應用及價值創造場景,充分融合區塊鏈、隱私計算等前沿技術,集成數據安全合規控制、數據查證追溯等核心功能,通過精細化數據使用控制和嚴格合規管理,對異構數據源的數據進行集成與交互管控,確保數據在安全合規前提下發揮最大價值。通過數字合約技術,結合區塊鏈技術構建全鏈路存證體系,采用圖譜形式節點追蹤,實現數據使用控制、流通存證以及交易計量等關鍵環節的自動化管理,為數據合規使用和安全流轉提供強力保障。
“基于動態數據要素底座的產業鏈智能規劃輔助平臺”面向產業鏈綜合分析需求,提供動態智能知識庫以及產業鏈智能規劃輔助能力工具,目前已在國內某大型咨詢企業中進行落地應用,為重大生產力布局、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全景式決策支持,同時為國資央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監管提供全過程、全產業鏈技術支撐。
該平臺包括數據服務產品、數據要素底座以及平臺工具集3個組成部分。數據服務產品圍繞產業鏈分析中核心的政策指導、產業概況、技術演進等九個方面對數據進行服務化應用開發,采用“大模型+知識圖譜+向量數據庫”的創新架構,可以對知識庫的輸出結果進行輔助分析。數據要素底座包括各類基礎庫、主題庫、定制化數據集以及產業鏈知識圖譜,為數據服務產品提供動態鮮活的數據支持及產業鏈要素關聯分析能力。平臺工具集包括數據采集工具、數據管理工具、知識圖譜構建工具以及數據服務產品構建工具。
兩大平臺的協同創新,推動數字技術應用進入“安全筑基”與“智能賦能”雙輪驅動的新階段。“太極可信數據空間平臺”破解要素流通瓶頸,“產業鏈智能規劃輔助平臺”釋放數據應用價值,二者形成“流通—應用—再流通”的良性循環。這兩項成果不僅代表技術高度,更體現治理溫度——前者守護數據安全生命線,后者激活產業經濟新動能,共同勾勒出數字經濟的未來圖景。
大數據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電科大數據院常務副總經理高山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發揮工程中心國家科技創新平臺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圍繞可信數據空間、人工智能、大模型、區塊鏈、數字政府建設、企業數字化轉型等關鍵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模式創新,打造更多標桿性場景應用,為構建數字治理新體系、培育經濟發展新優勢持續貢獻智慧力量,更好助力數字中國、科技強國建設,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