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報
      客戶端
      公眾號
      我國汽車“三化”技術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
      2025-05-12 14:31:40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葉偉

      ? 本報記者 葉偉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堅持高水平科技創新,加速向低碳化、電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近日舉行的第八屆國際汽車關鍵技術論壇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表示,“十五五”時期,我國汽車技術創新將進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躍期,推動汽車產業加速進入以低碳化融合、電動化加速、智能化演進為主要特征的全方位轉型升級新階段。

      低碳化融合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加速推進汽車產業低碳化轉型升級。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進行第三次修訂,要求2030年車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3.3L/100km。

      “能耗法規持續加嚴,加速了汽車與能源低碳零碳變革協同發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助理、國汽戰略院副院長鄭亞莉說。

      近年來,我國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穩步降低,2020年NEDC(歐洲制定的燃油經濟性測試標準)綜合油耗降至5.61L/100km,2023年WLTC(由歐盟、日本和美國聯合制定的全球通用輕型車輛能耗測試標準)綜合油耗降至3.78L/100km;我國汽車制造業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2022年為0.4-0.6 t/萬元區間;目前我國新能源A級乘用車百公里行駛電耗降至10kWh以下。

      汽車產業低碳化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侯福深表示,目前我國混合動力發動機熱效率突破46%,柴油發動機熱效率最高超過48%,低碳零碳燃料內燃機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整車能量管理及輕量化、低滾組等節能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零碳內燃機與純電動、燃料電池將是長期互補共存的零碳解決方案,共同促進交通能源零碳轉型。氫內燃機及氫基電力合成燃料內燃機及其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的高效耦合,是零碳內燃機探索的主要技術路線,需著重解決系統可靠性、動力高效性與安全性等基礎攻關問題。”鄭亞莉說。

      電動化加速

      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600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86.6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加速領跑全球。

      龐大銷量意味著什么?

      與會代表表示,電動化是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近年來,我國汽車電動化相關技術快速發展并取得突破。

      侯福深說,目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達300Wh/kg,快充能夠達到4C及以上倍率,更高倍率的快充技術也在加快突破中,驅動電機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可以達到每千克7000瓦以上……這些技術的突破,加速了汽車電動化進程。

      能量密度作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動力電池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國孚能科技公司基于硫化物、聚合物/氧化物復合體系等多種路線研發的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可達400-500Wh/kg。

      “隨著材料體系的持續迭代,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已提升至300Wh/kg以上,可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需求。”鄭亞莉說,全固態電池成為新一代動力電池發展的重要方向,預計2030年前后可實現全固態電池小規模量產并裝車使用,智能電池將通過實時感知與智能診斷提升安全邊界,加速推進汽車電動化。

      智能化演進

      當前,我國汽車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這已成為業界廣泛共識。

      侯福深說,在汽車智能化方面,自動駕駛大模型實現迭代突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方案進入技術集成驗證、模式實踐的探索階段,協同感知、決策、控制在部分典型場景實現應用……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車端智能駕駛水平和生態交互能力躍升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數字孿生、5G、云計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深度賦能汽車制造全過程,加速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鄭亞莉表示。

      在此背景下,眾多汽車企業在智能化賽道上加速奔跑。

      “安全是智駕第一原則,絕不能為不成熟技術買單。”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副總經理梁鋒華表示,長安計劃投入2500億元深化“天樞大模型+具身智能”技術路徑,重點推進激光雷達下探至10萬元級車型的“五階智駕方案”,并同步研發具身人形機器人技術,實現智能駕駛能力向物流、服務場景外溢。

      “未來,AI為高級別自動駕駛帶來躍進式發展機遇。”鄭亞莉表示,“AI將重塑汽車為‘具身智能體’,推動產業全鏈條數字化轉型”。

      編輯:韓夢晨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在线|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亚洲妇女熟BBW|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77777午夜亚洲|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