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
9月11日,在2025服貿會北京數據集團揭牌儀式暨北京數據產業生態發展論壇上,在北京政數局的指導下,賽智產業研究院研究編制的《北京數據產業發展報告(2025年)》(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對全球數據產業和我國數據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系統闡述。當前全球數據產業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具體表現為數據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數據產業業態不斷衍生、數據技術加快創新突破,以及數據安全治理制度不斷健全愈發完善健全。我國數據產業從規模快速增長、數據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持續提升、數據領域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數據產業政策密集出臺,以及產業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全面解讀。《報告》結合豐富的圖表數據,對北京市當前的數據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生動詳實的分析,使大家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把握相關情況。
北京作為我國數據產業發展的前沿陣地,數據產業總體發展呈現出數據工作“一區三中心”引領數據產業發展的特點。北京數據產業規模全國領先,2024年北京數據產業規模約1.03萬億元,處于我國數據產業發展第一梯隊,同比增長18.2%,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北京數據產業全產業鏈覆蓋。已形成覆蓋數據采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治理和基礎設施等環節最為完整的數據產業鏈,北京數據企業數約4.2萬家。北京加速推進數據技術創新發展,成功推動78個數據領域核心技術項目開展攻關。
北京全產業鏈六大業態加快發展。一是北京數據匯聚采集能力顯著提升,北京部委、央企和互聯網平臺等公共、科研、金融等數據資源平臺超過30個。二是北京數據計算存儲技術創新突破。在人工智能芯片、矢量數據庫、湖倉一體、存算分離架構、批流融合處理等領域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原創性數據計算存儲技術成果。三是北京數據流通交易多元化發展,截至2025年7月,北京數據累計備案交易規模達128.5億元,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上架上4500多款數據產品。四是北京數據要素在多領域開發應用,截至2024年底,全市篩選出48個“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北京在“數據要素×”全國總決賽總獲獎數量和一等獎獲獎數量排名“雙第一”。五是北京數據安全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匯聚數字安全治理企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監管沙盒”覆蓋20個行業超17PB數據。六是北京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引領,海淀、朝陽、亦莊、京西4個E級公共智算中心總算力規模達3.3萬P,參與數場、可信數據空間、區塊鏈、隱私保護計算和數據元件等5項試點工作,獲批第二批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區域數據基礎設施方向先行先試。
從區縣角度看。北京市數據產業發展已經初步形成海淀區、朝陽區、經開區、西城區等重點產業集聚區和昌平區、石景山區、豐臺區、平谷區等多點特色發展的空間格局。從數據產業規模結構來看,排在前五位的是海淀、朝陽、經開、西城、東城。海淀區面向AI產業發展,建設北京人工智能數據運營平臺加快數據產業發展。朝陽區加快建設數據要素產業園,依托北京數據集團、北數所等,打造國際數據要素配置樞紐。經開區建成全國領先的公共智能算力平臺和數據訓練基地,深化城市治理、自動駕駛等大模型應用。西城區圍繞部委和央企數據資源,建設中國數據街。東城區、昌平區、石景山區、豐臺區、平谷區等圍繞文旅、醫藥、能源、科幻、空天、農業行業數據應用創新發力。
《報告》最后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當前推動北京數據產業發展的六條針對性建議。分別從完善數據產業鏈條、培育多元化的產業經營主體、推動數據技術創新、加強產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夯實數據基礎設施支撐能力以及完善產業政策支持等多個維度,全面助力北京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