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福建省連江黃岐半島海域海投國家級海洋牧場一角(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依托獨特的海洋資源、漁業產業特點以及區域經濟優勢,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推進深遠海養殖平臺升級改造及智能化迭代,因地制宜發展紫菜、海帶、大黃魚、鮑魚等高效優質水產品養殖。截至目前,連江海域已累計投放11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總養殖水體近18萬立方米,預計年產量近2000噸,年產值超2億元。
如今,連江縣的“海上牧場”不僅是優質水產品的“生產車間”,更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修復基地”。通過不斷完善從育苗、養殖、加工、品牌到銷售的海洋經濟全產業鏈,逐步構建集養殖、濱海休閑旅游、產品加工、能源供給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深遠海養殖模式,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發展之路。
這是在連江縣黃岐半島海域投入使用的“船政號”“誠信號”深遠海養殖平臺(畫面遠處)。據介紹,平臺搭載各類智能養殖系統及檢測系統,養殖水體達到2萬立方米,年產約200噸大黃魚,實現智慧、遠海養殖(7月3日攝)。
這是連江黃岐半島海域海投國家級海洋牧場全景(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蔚藍的海面上,養殖漁排與浮球交織出一幅多彩的畫卷(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連江縣黃岐半島海域海洋牧場里,海面波光粼粼,光影下的浮球層層疊疊,織就一幅美麗畫卷(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一艘海上作業漁船在連江縣黃岐半島海域海洋牧場中穿行(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一艘海上作業漁船在連江縣黃岐半島海域海洋牧場中穿梭(7月3日攝)。
這是連江縣黃岐半島海域海投國家級海洋牧場全景圖(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一艘海上作業漁船穿梭在連江黃岐半島海域海投國家級海洋牧場中(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
在連江縣海域,養殖漁排與排列整齊的浮球交織出一幅多彩的“海上牧場”畫卷(7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