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報
      小程序
      公眾號
      從“百強”榜看園區高質量發展新變化
      2023-08-31 09:33:14
      來源:  作者: 孫曉利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

        孫曉利

        以國家高新區和國家級經開區為代表的園區已經從最初的“試驗田”不斷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制度創新的“先鋒隊”。以調研和數據分析為基礎,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于2023年7月5日發布《2023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研究報告》,全面評估我國園區發展水平,以問題為導向找差距、以示范為引領促提升。《報告》指出了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的新變化。

        一、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新特征

        (一)入榜數量:國家高新區略高于國家級經開區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國家高新區占52席,國家級經開區為48席。1-20名中,國家高新區數量達13席。21-70名中,國家高新區占27席,國家級經開區占23席,國家高新區數量較多。71-100名中,國家級經開區占18席,數量明顯高于國家高新區。

        (二)區域分布:江蘇與廣東、山東共同組成園區發展“頭部陣營”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江蘇省占19席,其后依次為廣東省、浙江省、湖北省、山東省,入榜園區數量分別為9席、8席、8席、7席。甘肅省、青海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西藏自治區未有園區入榜。從區域實力看,1-30名中,江蘇省占6席,在發展質量和數量方面保持高位,與廣東省(4席)、山東省(4席)共同組成園區百強的“頭部陣營”。

        《報告》顯示,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新格局:東部地區北上廣強者恒強,江蘇、浙江需重點關注腰部園區;中部地區總體實力持續提升,安徽、湖北兩省進位明顯;西部地區省會城市頭部園區相對穩定,整體略有下滑態勢;東北地區遼寧領跑東北地區,各省分化較為明顯。

        二、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新成就

        (一)總體情況:千億級園區已達54個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園區共有54個,較上年增長6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00家的園區67個,較上年增長2個,進出口額超過500億元的園區49個,較上年增長9個。

        (二)入榜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所有國家高新區的81%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52家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達37.93萬億元,占所有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的77%;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9.27萬家,占所有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81%;上繳稅費達1.53萬億元,占所有國家高新區上繳稅費的72%;出口額達4.23萬億元,占所有國家高新區的81%。

        (三)入榜經開區:出口額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出口額的60%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48家國家級經開區GDP達6.34萬億元,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GDP的46%;實際利用外資達386億美元,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的56%;稅收收入達1.17萬億元,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稅收收入的53%;出口額達3.04萬億元,占所有國家級經開區出口額的60%。

        三、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新問題

        (一)區域發展不平衡依然嚴峻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入圍數量、經濟總量、進位情況等指標的變化,反映出區域發展不平衡呈減緩態勢,但西部園區發展仍然較弱。從入圍數量看,2023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入圍園區數量分別為57、21、15、7席。相比2022年,東部減少2席,中西部分別增加1席,但西部數量仍較少。從經濟總量看,2022年、2023年東部入圍經開區GDP分別是中西部的1.78倍、1.71倍,東部入圍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分別是中西部的1.82倍和1.73倍,差距仍較大但有所減小。從進位情況看,以湖北、安徽、江西等為代表的中部地區進位較為明顯,西部進位不明顯。東部地區中,江蘇、山東和浙江腰部和尾部入圍園區位次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二)高新區區域發展失衡加劇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東部與中西部國家經開區在進出口額之比(2022年:2.38倍;2023年:2.18倍)、實際利用外資之比(2022年:1.57倍;2023年:1.44倍)等關鍵指標上的差距均有不同程度縮小。但是,國家高新區區域發展失衡仍在加劇,在創新能力上的差距尤為突出。入圍百強的國家高新區中,2022年和2023年東部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別是中西部的1.56倍和1.93倍,差距拉大。此外,2023年園區百強中,52家國家高新區的企業營業收入占全國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的77%,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全國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81%,上繳稅費占全國國家高新區上繳稅費的72%,集聚度明顯較高,頭部效應明顯。

        (三)經開區創新發展壓力較大

        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中,共有52家高新區、48家經開區。頭部1-30名中,高新區占17席,經開區占13席,高新區優勢明顯。尾部71-100名中,經開區占18席,高新區占12席,經開區占比較大。該結果與評價指標體系中“科技創新”和“產業躍升”指標權重較大有一定的關系(各占30%),但也反映了經開區的短板。以1-30名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指標表現為例,入圍高新區是入圍經開區的約10倍。剔除中關村科技園區、上海張江、深圳高新區三大頭部高新區的影響,其余14家高新區與13家經開區的差距也近4.7倍。此外,入圍經開區與入圍高新區在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省級及以上研發機構數量、高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等指標上差距也較大。

        (四)都市圈中心城市園區獨強

        僅從國家發改委已批復的八大國家級都市圈看:第一,西安都市圈、沈陽都市圈除中心城市有入榜園區外,都市圈覆蓋的周邊城市均未有園區入圍。第二,成都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長株潭都市圈,成都、武漢、南京、長沙等中心城市均有園區入圍,但非中心城市僅有部分園區入圍。其中,成都都市圈中,非中心城市僅有德陽經開區入圍,且處于百強尾部,眉山、資陽尚未有園區入圍;武漢都市圈中,非中心城市僅有黃石、鄂州有園區入圍,孝感、黃岡、咸寧、仙桃均未有園區入圍;南京都市圈中,非中心城市鎮江、蕪湖兩地有園區入圍,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等未有園區入圍。長株潭都市圈中,湘潭尚未有園區入圍。第三,重慶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園區入圍情況整體不理想。

        (五)部分經濟大省的園區不強

        2022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位列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前十省份。從十大省份百強園區入圍情況看:第一,福建省、河南省入圍園區的數量不多,均只有3家。第二,山東、湖南兩省入圍園區的實力不強。1-15強中,山東省、湖南尚未有園區入圍。第三,四川省入圍園區分布存在斷檔。成都高新區、成都經開區分別位于7、36位,綿陽高新區、宜賓臨港經開區、德陽經開區則均處于最后梯隊。此外,2022年GDP十強城市中,重慶入圍園區數量較少,僅有重慶高新區和重慶經開區,且位次相對靠后,園區發展水平沒有充分體現城市實力。

        (六)轉型探索仍處于起步階段

        從對2023年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在產業集群建設,集約化、數字化、低碳化發展,以及產城融合、企業服務等加分項的得分情況看,總體較不理想。例如,“三化”轉型上,多數園區的發展舉措以落實所在省市級總體部署為主,但在實際推動中存在“不敢轉”“不愿轉”“不會轉”問題,且缺乏配套政策支撐;在產城融合上,探索了“政區合一”“多區合一”“整合升級為新區”等多種模式的管理體制改革,但整合過程中暴露的財政體制不優、人員編制不足、薪酬激勵不活等深層次問題仍需要較長的時間消化解決,在促進產城融合上的實際效果仍未有定論;在企業服務上,多數園區加分主要集中在政務服務改革,但在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企業服務構建上的部署明顯不足。

        四、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2023)新方向

        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園區是實體經濟的集聚區,百強園區更是推進新型工業化主戰場。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認為,新時代下,百強園區發展應重點做好高端化、數字化、融合化、綠色化、開放化。

        高端化方面:一是推動園區產業基礎高級化。二是提升園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

        數字化方面:一是重點破解“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的問題,推動園區工業企業生產制造環節和能源管理數字化。二是探索建立以園區CIM平臺為底座的智慧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率效能。三是推動政策供給從“給優惠”向“育場景”轉變,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

        融合化方面:一是要以一二三產融合,帶動產城融合,以體制機制改革帶動產城融合。二是圍繞新型消費需求布局新業態,同步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升級。

        綠色化方面,一是要加快新能源供應。二是加大“存量空間挖潛”,推動存量空間再布局,開展盤活路徑再研究。

        開放化方面:一是建立和完善外資企業服務機制,構建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二是支持園區外向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建立和完善企業境外投資服務體系。三是創新國際產學研合作模式,建立全鏈條國際創新成果轉化生態體系。

        (作者系賽迪顧問園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范曉婷
      相關閱讀:
      高新視頻 更多
      高新熱榜 全部本月
      編輯推薦 更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暴爽av人人爽日日碰|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ass亚洲**毛茸茸pics|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