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這為江蘇蘇州高新區進一步以科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破解民營科技企業發展難題增強了信心和動力。
深秋時節,泛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芳領著蘇州高新區科技服務中心主任王慧走進公司研發辦公室,指著新上的半導體純水處理研發設備感慨:“多虧創新積分幫我們突破融資瓶頸,現在企業徹底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誰能想到,兩年前,這家手握14項發明專利的企業,還在為融資犯愁。
當時,蘇州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周一君走訪企業時,陳芳的焦慮溢于言表:“我們核心研發人員占比40%,技術能對標行業一流,可沒廠房土地作抵押,銀行貸款僅能落實500萬元,審核流程還要兩三個星期。”
周一君打開“蘇高新企業創新積分系統”,泛源科技68.55分的積分清晰呈現——在初創期資源與環境領域參評企業中排名第八,高比例研發投入、3項軟件著作權等數據,均由系統自動抓取各部門信息生成。“換個思路融資,你們的創新力就是‘硬資產’!”周一君說。
回到中心后,周一君立即向王慧匯報情況,王慧隨即帶隊對接銀行。蘇州當地一家銀行迅速啟動專項評估,該行副行長劉寅峰坦言:“以前只能看到基礎注冊信息,研發潛力沒法量化,現在積分把模糊的‘科技實力’變成了可信賴的‘信用分值’,授信終于有了明確依據。”
最終,貸款額度從5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僅一周時間,1000萬元無抵押信用貸款就發放到位。
“這筆錢就是雪中送炭!”陳芳回憶,在新投資推動下,公司不僅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瓶頸,還順利拿下多個訂單。
“從貸到款到擴產能,積分體系幫我們一步步突破發展關,這正是全會說的‘保障平等使用生產要素’的生動體現。”陳芳感慨道。
在醫療創新領域,天鴻盛捷作為一家專注靜脈治療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雖已取得髂靜脈支架藥監局證書,卻因缺乏銷售業績而無法獲得傳統信貸。依托創新積分體系,銀行為其制定授信方案,發放500萬元貸款,解了生產啟動的燃眉之急。
同樣受益的還有晟成光伏。這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在申請1億元技術升級貸款時,憑借79.16的創新積分,僅用5個工作日就獲得了銀行授信。
截至目前,蘇州高新區內2800多家科技型企業參與積分評價,800余家獲得政策性科技貸款25億元。“創新積分貸”還能疊加利息補貼,像泛源科技這樣的初創企業,可按貸款利息最高50%申領補貼,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真正將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轉化為企業可感知的實惠。
夜色漸濃,蘇州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的燈光依舊明亮,見證著這片科創沃土的活力。“我們在認真研讀全會精神,嘗試進一步優化科創積分指標。”王慧說,“全會指出‘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從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有效保護合法權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這正是我們深化科技金融改革的根本遵循。”
蘇州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展望“十五五”,蘇州高新區將持續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化“創新積分+”模式,推動積分與股權融資、風險補償深度融合,設立專注硬科技的投資基金,讓“創新積分”成為更多民營科技企業的“信用通行證”,讓各類經營主體的創新活力充分涌流。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