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可以為寧海本地企業帶來三大幫助,一是多元數據融合、二是立足實際生產運營發揮實效、三是為企業創新發展賦能。”寧波高新區AI企業代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答道。

近日,由寧波市營商環境建設局指導,寧波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與寧波市寧海縣營商環境建設辦公室跨域聯合主辦的“惠企新聲,助企先行”企服系列活動之“智匯寧海·高新區AI企業應用場景交流”在寧海縣成功舉辦。
通過交流,雙方積極對接,寧海制造企業紛紛向寧波高新區AI企業發出邀請,希望其能深入工廠生產一線,實地指導技術應用。值得一提的是,會后寧海本地媒體也對寧波高新區AI企業的無紙化辦公技術產生濃厚興趣,后續雙方將展開進一步合作探討。

為何要促成這樣的交流?
答案源于深入一線的調研。
為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寧波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通過“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發現,傳統“等企業上門”的服務模式,已難以應對企業多元化、個性化的深度需求。服務資源不夠集中、服務響應不夠及時成為提升服務效能的瓶頸,亟需一套系統化的新機制來實現企業服務精準匹配與主動賦能。為此,寧波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探索構建了從“點”上破題、“線”上串聯到“面”上協同的“三維服務機制”,推動企業服務模式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賦能”的根本性轉變。

該機制的實踐路徑清晰而有力:
第一步“點”上破題,精準畫像。依托大走訪活動,系統摸排企業現狀,不再是泛泛了解,而是精準識別各行業、各企業在發展中的具體痛點與核心需求。
第二步串“點”成“線”,生態鏈接。在識別共性問題后,服務從單個企業的“點”延伸至整個產業鏈的“線”。寧波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主動扮演“鏈接者”,促進區內擁有解決方案的企業與面臨問題的企業進行深度協作與能力整合,組裝起一條條高效協作的“生產線”。
第三步由“線”到“面”,平臺賦能。為實現從“鏈上協同”到“面上賦能”的躍升,寧波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著力搭建常態化的供需交流平臺,將一次性的合作升級為可持續的聯動機制,形成一個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產業協同生態面。

自今年5月探索實踐以來,該機制已結出碩果。AI企業應用場景沙龍、實驗室研發儀器供需對接會、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對接會等多場“惠企新聲,助企先行”系列助企服務活動成功舉辦。不僅有效聯動了寧波高新區內上下游企業,更催生了“用高新AI為寧海傳統制造注入新動能”的跨域合作模式。此舉不僅切實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問題,更打造了優化營商環境的“高新區樣板”,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寧波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堅守‘鏈接者’和‘服務者’的定位,在傳統服務基礎上,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多維度的增值化服務。我們希望通過這套機制,不僅擦亮高新區優質企業的金字招牌,更提升我們在寧波區域的輻射力與影響力,為營商環境優化注入持續動能。”
(圖片來源:寧波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