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陰高新區與蘭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攜手共建的“合成生物中試平臺”正式啟動,同步設立“蘭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成果轉化基地”。這一戰略舉措,標志著江陰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鏈“向外鏈”取得新突破,為搶占合成生物學產業制高點、加速生命健康產業升級奠定關鍵基礎。
紅鏈賦能,有力夯實“向外鏈”支撐體系。產業鏈外鏈延伸,根基在支撐體系。2025年,江陰高新區黨工委實施“‘書記項目’合伙人”行動,下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機關黨支部與江蘇佰澳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精準聯動,共同推進“鏈動合成生物智建中試高地”項目。該項目以黨建為紐帶,依托佰澳達黨支部資源向外延伸,成功鏈接蘭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共同打造“合成生物中試平臺”這一核心項目。平臺采用“黨建+產學研用金”融合模式,縱向深度鏈通蘭州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前沿科研資源,筑牢產業鏈技術外鏈的源頭支撐;橫向高效整合高新區政策資金與長三角產業需求市場,拓寬產業鏈市場外鏈的渠道網絡,為產業鏈外鏈延伸夯實了基礎支撐。
全域開放,精準拓展“向外鏈”發展空間。依托紅鏈賦能形成的支撐體系,合成生物中試平臺的落地運營成為產業鏈“向外鏈”升級的關鍵抓手。該平臺聚焦微生物發酵、益生菌、功能性多肽蛋白質、天然產物、腸道菌群等前沿領域,精準對接高新區及長三角地區生命健康產業升級對合成生物學技術的迫切需求。針對實驗室成果向規模化生產轉化中普遍存在的中試驗證缺失、工藝不成熟、成本高昂等瓶頸,合成生物中試平臺通過標準化中試流程、專業化技術支撐、市場化資源匹配,打通了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關鍵一公里”,有效降低創新成果轉化風險。這種全域開放的運營模式,不僅為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壁壘方向躍升提供核心支撐,更通過技術與市場的精準對接,持續拓展產業鏈“向外鏈”的發展空間。

項目集成,加速驅動“向外鏈”價值轉化。在黨建引領的產業鏈“向外鏈”實踐中,優質項目是檢驗“向外鏈”價值的核心標準。合成生物中試平臺自建設之初便吸引多個優質項目入駐。“一養本草方”項目深度依托蘭州大學醫學學科優勢,通過平臺實現校企技術“向外鏈”的深度融合,成為“藥食同源+現代生物技術”創新的典型成果;“元維信息超級智能體開發項目”與佰澳達生物在平臺框架內合作探索“AI+合成生物”前沿方向,通過開發“AI數字員工系統”賦能研發與生產流程,不僅為平臺自身插上智能化翅膀,也將吸引相關上下游企業集聚。這些項目的成功落地,生動展現了產業鏈“向外鏈”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轉化成效。

未來,江陰高新區將持續深化“紅鏈賦能”行動,以黨建引領推動產業鏈“向外鏈”延伸拓展,聚焦合成生物學、高端醫療器械等核心賽道,實現產業鏈在技術、市場、資源等多維度的縱深覆蓋,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構建高能級生命健康產業紅色集群,為全市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圖片來源:江陰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