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企業的“金名片”,也是市場運行的基石。今年以來,阿拉善高新區平安建設辦公室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創新推出“信用修復一件事”服務模式,通過精準化、便捷化的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注入發展新動能。
近日,阿拉善高新區平安建設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正在通過線上平臺,快速處理一家企業的信用修復申請。以往,企業辦理信用修復需要多方奔走、程序復雜。如今,阿拉善高新區通過制定“一份指南”、推動“網上通辦”兩項核心舉措,為企業鋪設了一條信用修復的“快速路”。
阿拉善高新區中泰超市常務經理焦興萍說:“我們每年正常申報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許多問題,在與平安建設辦溝通后,他們都會耐心地去幫我們解決,通過這次對《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的學習了解,不但加深企業信用申報細節的流暢和重要性,更使得我們有了做好該項工作的底氣。”
這份企業負責人提到的辦法指南,清晰闡明了信用修復的條件、途徑和所需材料,讓企業“一看就懂、照著能做”。同時,通過線上辦理渠道,對經營異常名錄、行政處罰信息等三類失信信息,實現了隨時申請、即時受理、快速辦結,并與相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互認機制,真正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修復完成后,企業可重新獲得政府采購、信貸融資、資質認定等市場準入資格,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力。內蒙古德派計量檢測有限公司阿拉善分公司曾面臨信用修復的棘手難題,而工作人員的上門精準服務與專業指導,讓企業重新厘清了信用修復的思路與路徑,更重拾發展底氣,對未來的穩健前行充滿信心。
內蒙古德派計量檢測有限公司阿拉善分公司負責人楊旺說:“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讓我們知道信用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要積極修復企業信用,信用修復好后,我們不僅能正常參與政府招投標,銀行貸款也能順利批下來,可以為我們今后的發展提供助力。”
信用修復不僅是“糾偏”,更是“賦能”。阿拉善高新區通過主動、精準的服務,不僅修復了企業的信用,更修復了企業的發展信心,截至目前,已成功幫助172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完成信用修復,有效化解了其經營困境,提振了市場信心,為區域經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信”動能。
阿拉善高新區平安建設辦市場監管室工作人員何毓卿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拓展和深化‘信用修復一件事’的服務內涵與外延。同時加強誠信宣傳教育,引導企業從‘被動修復’轉向‘主動守信’,從源頭上減少失信行為,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筑牢信用根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