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電標協園區工委會公示了2025年產業園區推進新型工業化典型案例名單。經過嚴格的自主申報、形式審核與專家評審,貴陽高新區憑借其在產業集聚方面的卓越實踐與顯著成效成功入選,成為全國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先進經驗的代表之一。

本次典型案例征集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中電標協園區工委會聯合開展。活動面向全國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聚焦產業集聚、空間治理、企業培育、科技創新、實數融合、綠色安全、開放合作等方向開展征集。貴陽高新區的入選,標志著其在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獲得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
作為貴陽市“強省會”主戰場、新型工業化主陣地,貴陽高新區堅定不移將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焦“兩主一特一軟”產業,以“數”為媒,以“智”為擎,持續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區域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蓄積了澎湃動能。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貴陽高新區將數字技術視為賦能工業轉型的強大引擎,明確把智能制造作為推動工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通過積極引導企業實施“兩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專項行動,園區大力支持企業為傳統生產流程安上智能“大腦”、接入互聯網“云端”,從而實現降本增效與品質躍升。
園區內的企業實踐生動詮釋了這一轉型路徑的成效。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動化設備與工序優化,每分鐘近350件汽車整流二極管有序下線,較傳統生產模式實現產量增長58%、優品率提升33%;貴州威利德制藥有限公司為工廠裝上了數智“大腦”,實現了從“傳統熬制”到“精準智造”的跨越,不僅讓主營藥品產量得到極大提升,更令生產成本降低了約15%,整體效率提升近70%。
在推動數字產業化方面,貴陽高新區同樣成果豐碩,匯聚了云上艾珀、航天云網、京師城投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500萬口徑統計的軟服業企業達百家,累計帶動了300余家企業開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踐。園區企業朗瑪信息研發的“39AI全科醫生”成功獲批國內首個國家備案醫學大模型;世紀恒通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東方世紀研發的“東方祥云”水利信息化系統,其應用已覆蓋應急管理部及國內多個省份。
此次入選2025年產業園區推進新型工業化典型案例名單,是對貴陽高新區既往探索與實踐的肯定,更是對其未來發展的鞭策。站在新的起點上,貴陽高新區將繼續深化數字賦能,強化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生態,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征程中不斷貢獻“高新”智慧與方案,為地方乃至全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加強勁的新動能與新優勢。
(圖片來源:貴陽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