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
廣州知識城綜合保稅區
(以下簡稱“知識城綜保區”)
正式通過海關總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等
7部門聯合驗收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是目前全國唯一擁有“雙綜保區”的區級行政區域,作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第二個綜合保稅區,知識城綜保區將成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深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載體。

“一南一北”的雙綜保區布局
將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
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
注入全新動能
知識城綜保區于2023年10月30日獲國務院批復設立,地處中新廣州知識城北起步區,規劃面積0.82平方公里,驗收圍網面積0.74平方公里,依托8條軌道交通、7條高速公路、7條城市快速路構建起的“8+7+7”立體交通網絡,30分鐘直達廣州白云國際機場,60分鐘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

綜合保稅區是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監管區域,在發展對外貿易、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而相比于國內其他綜保區,知識城綜保區背靠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能夠疊加享受“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綜合保稅區”三重政策紅利,將有效促進知識型經濟和開放型經濟融合發展。
在驗收現場
知識城綜保區
視頻監控指揮中心
展示了園區的高水平監管能力
大屏幕上監控拍攝的畫面清晰顯示了查驗場地的外圍情況,每個卸貨平臺均設置單獨的監控攝像機,還覆蓋了暫扣室、查驗通道、監管倉庫、理貨待查區等區域。據介紹,園區監控系統共設置高清球機44臺,高清攝像機332臺,確保對卡口、圍網、查驗場地全方位監控無盲區。

而對于園區內部分圍網區域山體坡度太大,從安全角度考慮無法建設巡邏道的情況,監控指揮中心還展示了無人機巡邏操作。在機載攝像頭捕捉到“異常情況”后,操控員下達指令,隨即無人機對該不明物體進行輪廓掃描與紋理分析,數據實時回傳至監控中心,由工作人員到場清除該物體,而后無人機平穩切換回巡航模式。
高水平的監管能力得以實現,作為知識城綜保區主管海關,黃埔海關近年來持續探索創新綜保區監管改革,切實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我們將從政策創新、監管優化、服務升級等多方面發力,大力扶持‘保稅+’新業態發展。”黃埔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在黃埔綜保區取得明顯成效的創新舉措,復制推廣到知識城綜保區。”


未來,知識城綜保區將在設施建設、產業發展、政策協同方面系統發力,聯動廣州開發區內的國際醫藥價值創新園、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園等核心載體,重點打造全球保稅研發服務中心和全球檢測維修服務中心,服務中新廣州知識城生物制藥、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群發展。
實際上
相較于國內其他綜保區
以“知識經濟”為核心定位的
知識城綜保區
將會走一條“小而特、小而精”的
特色發展路徑
知識城綜保區圍繞中新廣州知識城的產業實際,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知識城周邊產業園形成產業互補,并與黃埔綜保區形成“南北雙核聯動”,錯位發展保稅特色產業,服務廣州開發區“三城一島”戰略平臺建設。

知識城綜保區正式拿到“出生證”,對于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而言,無疑是一個“歷史性時刻”。南有黃埔綜保區,北有知識城綜保區,“雙綜保區”時代,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已形成汽車制造、新型顯示、綠色能源、新材料以及美妝大健康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可以預見,“一南一北”雙綜保區的“雙輪驅動”協同聯動發展,將持續為產業集群穩鏈強鏈提供雙重保障。
(攝影:李劍鋒)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