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西安咸陽兩地在推動空間規劃、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城市建設、公共服務等“七個一體化”方面持續發力,架起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四梁八柱”。尤其是產業協同發展方面,協調機制、產業互補、共享共建等多領域“一體化”。
在咸陽高新區,陜西氫能質量技術創新園內的陜西氫能檢驗檢測有限公司內,試驗人員正在進行數據采集;不遠處,咸陽賽亞思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里,工人正在對手抓臂上的擰緊系統進行精度核準;在西安咸陽一體化進程中,一批批重點項目、西安知名企業相繼落戶咸陽高新區;眾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一個個新型特色產業鏈群正在打造形成,產業協同正從規劃圖紙變為施工藍圖,從概念構想走向實體融合。
創新驅動:
從秦創原到科技賦能的“產業協同”
產業協同離不開科技賦能。西咸兩地在創新驅動方面已形成堅實基礎: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咸陽新區項目簽約,以咸陽高新區為中心的秦創原中醫藥產業創新聚集區獲批……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讓兩地聚集起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在陜西氫能質量技術創新園的氫能質量創新展廳內,創新園項目負責人介紹,創新園的落地可以說標志著咸陽從依賴傳統能源的“資源輸出型城市”,升級為掌控氫能核心技術、主導產業鏈條的“創新資源型城市”。他們將圍繞涉氫領域“卡脖子”技術瓶頸,加大技術研發與突破,以園區質量技術創新為基點,發展成為全省氫能產業質量技術創新策源地。同時,將通過一系列技術交流,發布推介質量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挖掘氫技術氫產品科技成果項目,圍繞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和國家級綠色高新區建設布局氫電耦合新能源應用場景,聚焦“氫工業”“氫交通”兩條主線,在咸陽區域打造綠色氫源項目和氫能應用示范基地。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陜西美爾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長期專注于非壓力玻璃及光伏雙玻璃層壓設備的研發和生產,自2020年落戶咸陽高新區以來,依托秦創原平臺與西安交大創新港的人才技術保障及交通便利的優勢,不斷以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保持領先地位,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在陜西美爾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生產基地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組裝、調試著即將發往法國、印度、以色列等國的非壓力玻璃層壓設備。這項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其水平已超越國際同行。
公司最新一代設備實現了整線自動化無縫對接,形成從玻璃清洗到層壓成型的一站式智能化生產線。其核心采用的“電加熱非高壓伏技術”,從根本上杜絕了傳統高壓伏的安全隱患,技術先進性全球領先。秉承“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創新路徑,企業產品迭代速度顯著加快,已于去年10月成功推出第五代產品。同時,其研發的非壓力太陽能光伏組件層壓機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形成了外銷與內銷并進的良好局面。
“從2014年第一代產品問世到2025年的第五代,我們的產品能暢銷海內外,得益于持續的研發投入,”技術工程師聶東芳表示,“選擇落戶咸陽高新區,正是看中這里毗鄰西安交大創新港,人才技術密集,便于長遠發展。”2023年下半年生產車間從1000㎡擴至5000㎡,企業產能持續攀升。截至目前,產能已達千萬元級,同比增長8%,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產業升級
從傳統產業到現代產業的“美麗蝶變”
在產業協同進程中,科技賦能成為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西安咸陽兩市以西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總牽引,推動西安科研儀器平臺向咸陽開放。鼓勵兩市聯合組建“科學家+工程師”團隊,協同開展技術攻關,有效提升科技金融發展水平。
咸陽高新區推出的DeepSeek本地化大模型服務,正幫助傳統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
“我們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研發和創新高精度的智能擰緊技術,在伺服擰緊系統這個領域里一直走在前列,不僅技術上有很多優勢,而且還積累了好多實際應用的經驗。”咸陽賽亞思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區域高新技術企業的代表,今年年初,他們響應咸陽高新區號召,試圖通過DeepSeek技術的深度賦能,加速構建AI發展新格局。他們還會在咸陽高新區的生產基地進行產業優化,進一步開拓市場,服務的范圍包括十堰、重慶等12個汽車產業集群,同時和西安交通大學緊密合作,一起研究高性能/智能化擰緊總成技術,還計劃在2026年之前推出AI視覺引導的擰緊系統,讓裝配質量可以實時反饋,提供工業4.0級別的智能裝配解決方案,以科技創新保持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技術領先。
截至目前,咸陽高新區已有60余家企業申請接入“AI高小新”DeepSeek大模型。針對傳統工業企業“想改不會、要改太貴”的數字化難點,咸陽高新區構建了分層服務體系,為115家規上企業定制“智改數轉網聯”方案。杜克普、生益科技、咸陽醫藥工業集團等一批數字化智慧工廠示范項目的建設,正推動傳統產業降本增效。
行走在咸陽各個發展的園區現場,撲面而來的不僅是塔吊林立的建設熱度,更是一種打破行政藩籬、重塑區域經濟地理的強烈愿望。西咸一體化不再只是地圖上的連線,而是成為機制創新、資源整合與產業升級的實踐場。一條條新打通的道路在不斷延伸,一組組數據在合作框架里跳躍,西安與咸陽這兩座歷史名城,正在產業協同與科技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生長。
(圖片來源:咸陽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