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造”從技術研發到落地需要怎樣的“生長土壤”?10月18日,隨著“模術空間”的正式啟用,蘇州對這一問題給出了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構建要素支撐、中試驗證、場景對接、資本賦能、人才服務及生態營造等六位一體的全生命周期體系,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生態“蘇州樣板”。
賦能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含“模”量提升,全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高地、技術創新策源地與產城人融合示范區,“模術空間”落點在蘇州工業園區,面向蘇州,代表江蘇,將實現“AI+制造”從單一服務點到全方位服務生態升華——在這里,AI企業不用再為算力和場景發愁,制造工廠能輕松找到適配的智能方案,科研機構的成果快速落地轉化……
金雞湖大道88號,江蘇省首家“模術空間”的啟用,不僅為蘇州“AI+制造”融合發展樹起了物理地標,更營造出一個資源高效配置、技術快速迭代、場景深度融合、產業協同發展的創新生態,讓沉淀的“勢能”加速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動能”。
從資源供給到技術轉化到場景落地,再到成長支持、生態協同,“模術空間”依托蘇州國際科技園的雄厚基礎,為“AI+制造”搭建起一套全鏈路、無斷點的賦能體系。“有支撐、無卡點”的核心,恰在“六全”支撐——
資源支撐保障。多源異構、靈活定制的4200P智算算力即開即用,模型工具鏈、高質量語料、智能體評測一應俱全,不僅提供算力、數據資源服務保障,更是模型生產的“全要素超市”,從數據采集到算法優化,從算力調度到模型評測,企業所需的資源都能在這里“一站式”獲取。
全流程中試驗證。以國家人工智能中試基地為基礎,以272名領軍人才為“智核”、開源社區為“沃土”、跨界碰撞為“催化劑”,搭建頭部服務商咨詢、聯合研發等協同創新平臺,集成模型開發、測評、推廣等全流程工具集,降低企業技術攻關、產品驗證、市場推廣難度和成本,實現創新成果快速產業化。
全場景應用對接。聚焦工業、醫療、政務等領域,開放豐富的真實應用場景,搭建多層次場景驗證平臺,實現上下游需求精準對接、技術迭代優化、模式復制推廣,構建“試點-示范-規模化”應用生態,讓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社會運轉肌理,真正實現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全周期資本賦能。與數十支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深度合作,總規模超百億元,針對企業初創、成長、成熟不同階段提供全周期金融產品服務;同時,通過已設立的海外商務中心、推進跨境投資服務,為入駐企業精準匹配國際業務需求。
全方位人才服務。精準匹配AI九條人才政策,協同高校院所聯合開展人才培養,配套建設人才公寓、國際社區,引入無人零售、智能物流等AI應用場景,以及創新孵化咖啡廳、黑科技體驗館等文化空間,讓產學研交流充滿活力。
全鏈條創新生態。微軟創新中心、華為創新中心、IBM創新中心等國際知名機構齊聚,與中國科學院納米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等科研力量形成“頭部引領+多元參與”的協同創新生態。這里已孵化出數十家行業“獨角獸”,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的“標桿”。
“模術空間”相當于一座“數字熱帶雨林”,這里擁有企業成長所需的全要素——陽光、雨露、土壤,會營造出萬物競相生長的創新生態。未來,“模術空間”將持續以六位一體為戰略指引,最終實現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含“模”量、含“智”量雙提升,真正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高地、技術創新策源地與產城人融合示范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