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日,正是一年之中美麗的旅游季。提到威海火炬高新區游玩,火炬八街是繞不過去的目的地。而今年再到威海火炬高新區的游客,可以盡情解鎖周邊新玩法,從戶外運動、露營到文創手作,再到住宿、咖啡茶飲,威海火炬高新區西海岸片區變得越來越好玩。
新業態場景豐富新體驗
一邊是海,一邊是路,沿著環海路進入火炬八街,依舊熙熙攘攘,依然別有韻味。現在,威海火炬高新區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升級與服務模式創新,將火炬八街的人文底蘊與當代旅游的舒適體驗深度融合。
走到火炬八街拐角,再向西,火炬八街西街特色街區改造已基本完成,10棟別墅完成全面煥新,引進了鹿達咖啡、來甘飲務、云漫酒店、三山甜、U9香氛等主理人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威海火炬高新區在火炬八街打造了火炬里度假酒店。藍色的玻璃幕墻似海面,橘色的外立面像沙灘,在火炬八街西側盡頭,酒店聳立的樓宇格外醒目。據酒店投資人程翔介紹,酒店原址是一處荒廢已久的半拉子工程,去年對這里進行重新改造,從樓體外觀、內部裝修、房間定位到日常服務,都按照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濱海體驗來設計。
“酒店集住宿、餐飲、商業、觀光、游客集散等多功能于一體,配備114間客房以及親子、青旅等主題的三棟別墅,滿足各類消費人群。自今年10月初開業以來,入住率保持80%以上。”程翔說。酒店步行至火炬八街290米,到小石島景區450米,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住宿。為更好服務游客,酒店主打親子套房,免費給孩子提供洗漱品、定制拖鞋等,還配備了趕海工具。此外,酒店還跟周邊商戶進行聯動,為游客提供優惠大禮包。目前酒店計劃在頂樓觀景樓臺打造夜景業態,讓游客有更好的游玩體驗。
此外,在火炬八街西側、煙墩山音樂廣場一層,“海洋星緣·八街戀語”火炬八街VR大空間項目也上新了,館內設計以威海及火炬八街文化IP為核心,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打造沉浸式的游覽場景,為游客提供景點和科技互動的創新空間。

如果逛累了,不妨再往西向小石島景區走一走,今年在觀海宿集民宿旁多了家躔度咖啡店。躔度咖啡店店員李志豪說,高峰時每天能接待上千人,很多游客會從下午待到傍晚,就為了等一場海上日落。
如今,爆火的火炬八街已擺脫當初只有“一條路”為標簽的單一業態。針對火炬八街的基礎設施、服務業態,威海火炬高新區進行了一體化提升項目:新建3處服務驛站、3處衛生間、2處電動自行車停車場,新建林下休閑步道3處,共計1.9公里,同步增設休息座椅、導覽圖、果皮箱等。這些細節里的提升變化,讓游客火炬八街之旅更溫暖舒心。
新路網全方位提檔升級
9月底,火炬八街至小石島濱海木棧道正式建成并開放。這條鑲嵌在海岸線上的景觀廊道,串聯起火炬八街、國際海水浴場、小石島等景區景點,成為激活濱海旅游的“黃金紐帶”。

木棧道沿自然海岸線蜿蜒伸展,西側盡頭是小石島景區,沿著環海路再一路向南向左,1.6公里的西海岸旅游公路也悄然落成。順著海岸線向前,或徒步,或行車,海風拂過臉頰,帶著咸咸的海水氣息,遠處的海平線隱隱約約藏在云霧之中,濱海獨有的浪漫與活力近在咫尺。
緊靠著西海岸旅游公路的海灘,威海火炬高新區打造成了小石島海水浴場,今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1500米的西海岸可容納8萬名游客。這里海灘沙質細膩,坡度平緩,退潮后露出大片灘涂,是安全舒適的趕海選擇。天晴時,隨著太陽緩緩落下,將天空與海面渲染成漸變的金橘色,海浪在落日的余暉中起起伏伏,遠處漁船隨波蕩漾,一種波瀾壯闊的極致美。
“我們專門為游客提供了3個免費的游泳區和3條休閑娛樂航道,以日落奇觀、原生態趕海、低商業化運營的管理模式,加強浴場環境衛生、安全救援、秩序維護、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管理等,提高游客體驗感,全力打造威海火炬高新區又一個優質的沙灘旅游度假目的地。”威高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麗麗說。
木棧道和西海岸旅游公路的建成開放,將火炬八街的文藝風情、國際海水浴場的浪漫沙灘、小石島的漁家文化緊密串聯,形成了移步換景的沉浸式旅游體驗。“這些道路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鏈接,更是旅游資源的深度整合。如此,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的‘旅游+’新經濟模式,增加了游客的參與度和逗留時間,釋放消費潛能。”威海火炬高新區管委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威海西海岸片區綜合更新改造項目,自2024年起,分3年實施。截至目前,完善市政管線、停車場、公廁、游客服務中心等基礎配套服務設施,新建林下、濱海棧道1.7公里,新建西海岸旅游公路1.6公里等。
威海火炬高新區西海岸的新玩法,還有更多。接下來,威海火炬高新區將不斷豐富旅游業態,創新融合發展模式,進一步讓西海岸旅游品牌“亮”起來,讓旅游人氣“聚”起來,讓消費市場“火”起來。
(圖片來源:威海火炬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