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上曬家風到線下故事會,好家風成為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的“金鑰匙”。今年以來,平頂山高新區皇臺街道神馬尼龍社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推出“家風學堂”,通過“135工作模式”將家風建設融入社區治理的各個環節。

“135工作模式”以1個實踐平臺為核心,通過3種途徑傳播家風,最終實現5個方面的融入成效。
“135工作模式”以“1個載體”為核心支撐,精準鎖定家風建設這一關鍵切入點,打造“家風學堂”學習實踐平臺。該平臺聚焦居民精神文化需求,通過系統化的家風課程、互動式的交流活動,讓居民在學習中傳承優良家風,在實踐中增強社區歸屬感與凝聚力,為社區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135工作模式”中的“3”代表推動好家風的三大途徑:曬家風、講家風、評家風。曬家風:社區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依托社區微信群展示居民家風家訓與家庭故事;線下在社區設置“最美家庭”宣傳牌,制作“好婆婆、好媳婦、好鄰里”宣傳版面,讓優良家風可視化、可傳播化。講家風:邀請專業老師到社區講授家風文化,舉辦家風故事分享會,用真實故事傳遞家風力量。評家風:通過建立科學評選機制,以榜樣力量帶動更多家庭踐行好家風。

“135工作模式”中的“5”則是指社區將好家風通過“五個融入”深度嵌入社區治理各環節。第一,融入居民日常生活,通過日常入戶走訪、家庭教育指導,使家風建設成為家庭日常的一部分。第二,融入小區文化,打造家風課堂等陣地,讓居民在家門口接受家風文化熏陶。第三,融入社區治理,邀請家風優良的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決策,組建志愿者隊伍,以好家風助力社區矛盾調解和環境整治。第四,融入主題活動,結合重要節點開展家風主題實踐活動。第五,融入廉潔教育,針對社區黨員干部及居民開展廉潔家風講座,引導大家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筑牢廉潔防線。

在“135工作模式”的推動下,神馬尼龍社區家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居民文明素養持續提升,社區鄰里關系更加和諧,治理效能不斷增強。尤為可貴的是,這一模式為基層社區治理創新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其影響面已超越社區本身。如今,在神馬尼龍社區,好家風已成為社區治理的重要資源,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了新路徑。
(圖片來源:平頂山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