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兵
183家非公企業沒有黨員,65個功能性黨支部不具備發展黨員條件,大量優秀青年人才處于黨組織覆蓋盲區……這是3年前,撫州高新區面臨的黨建難題。如何破解黨組織“覆蓋難”、人才“入黨難”、黨員“作用發揮難”等問題,成為彼時撫州高新區亟需探索的重大課題。
2022年11月,在撫州市委組織部指導下,撫州高新區成立“三新”(新經濟組織、新社區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青年人才黨支部,隸屬撫州高新區非公綜合黨委,由黨委辦公室主任兼任黨支部書記,支委和黨員均由專職黨建工作指導員組成。
該黨支部堅持問題導向,經過探索實踐,系統構建發展黨員“選優、育強、賦能”全鏈條工作體系,將發展黨員工作延伸至無黨員企業。目前,該黨支部已發展黨員10人,儲備優秀青年人才入黨積極分子31人,有效提升黨組織覆蓋率,走出一條黨建引領青年人才集聚、黨員助推事業發展的新路徑。
精準選優
筑牢青年人才黨員“蓄水池”
針對組織找不到人才、人才找不到組織的問題,撫州高新區“三新”青年人才黨支部將“被動等待”變為“主動尋苗”,從源頭上破解“無人可選”的困境。
全域摸排,建立“人才儲備庫”。該黨支部組織16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全覆蓋走訪無黨員企業及社會組織,通過線上線下途徑,從高層次人才、青年出資人、“創二代”、專業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等五大類核心群體中摸排優秀人才,分類建庫、季度更新,確保發展黨員“蓄水池”常滿常新。目前,已摸排出優秀人才396名,其中35歲以下占比78%、本科以上學歷超72%。
“雙線”聯系,開通入黨“直通車”。該黨支部建立黨建工作指導員+掛單部門負責人“雙線”掛點聯系機制,引導青年人才向黨組織靠攏,按照政治素養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口碑好的“三好”標準推薦入黨培養對象,對高層次人才實行不設指標限制,開通“綠色通道”,已吸引87人遞交入黨申請書。
多維舉薦,拓寬“推優”新渠道。該黨支部依托撫州高新區工會、共青團、婦聯等500余家群團組織,發揮其聯系廣泛、貼近一線的優勢,常態化開展“推優”工作,確保推優對象來源廣泛、質量過硬。通過群團組織推優,目前該黨支部已培養31名入黨積極分子。
系統育強
鍛造青年人才黨員生力軍
針對培養銜接不足、教育針對性不強等問題,撫州高新區“三新”青年人才黨支部堅持政治引領與專業賦能并重,推動“三新”青年人才從“選得好”向“育得強”深度轉變。
分類施教,筑牢根基。該黨支部推出“定制化培訓套餐”,聯合相關部門組建高層次人才聯誼會,舉辦人才沙龍8場,開設“政治理論+產業前沿”定向課程。依托“企業家高級研修班”,該黨支部加強青年企業家黨規黨紀和合規經營培訓;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紅色驛站”和“工余半小時”學習機制,開展“小而精”培訓170余場。
導師幫帶,跟蹤成長。該黨支部建立“政治導師+業務導師”雙導師幫帶機制,全程跟蹤青年人才成長。選派2名非公專職黨建指導員作為1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系人,并明確1名單位領導結對培養,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做到情況明、跟蹤實。推行“雙向考察、兩地公示”制度,通過黨支部與工作單位相互印證、綜合分析,確保發展評價準確公正。
嚴格審查,守住關口。該黨支部落實預審和聯審制度,在確定發展對象、接收預備黨員和黨員轉正3個關鍵節點實施“過篩式”審查。撫州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牽頭,協調當地紀檢、公安、法院等部門開展入黨前、轉正前聯審,同步實行全程紀實,嚴把黨員“入口關”。
靶向賦能
激活青年人才黨員新動能
針對黨員優勢發揮不突出等問題,撫州高新區“三新”青年人才黨支部通過搭建平臺、樹立典型,推動青年人才不僅“進得來”,更“用得好”。
搭建平臺,激勵“崗位建功”。該黨支部廣泛開展“三亮三比”活動,設立黨員先鋒崗89個、責任區45處,組建黨員“揭榜掛帥”技術攻堅隊20支,引導黨員在一線發揮實效。中志精密黨員盛圣華牽頭完成5項核心技術攻關,年增加產值超300萬元;鈞天機械黨員李凱領銜工作室解決生產難題16項,助推企業產能提升18%。
典型引路,放大示范效應。該黨支部在“新時代贛鄱先鋒”“兩優一先”等評選向優秀人才傾斜,近年來共表彰高層次人才和技術骨干黨員8名,組織“優秀黨員進車間”宣講12場。建立撫州高新區黨政班子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機制,幫助解決住房、子女入學等問題23個,增強人才歸屬感。
創建品牌,打造“紅色引擎”。該黨支部成立“產業鏈專家咨詢委員會”,定期開展“黨建+技術”研討。2024年以來,協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45項,推動產學研合作項目12個,助力佳時特獲批江西省首個“04專項”,中垣實業等企業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組建青年人才志愿服務隊,開展政策宣講、社區服務、技術培訓等活動28場,服務群眾超2000人次,有效拓展了黨員作用發揮路徑。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