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特約通訊員 張璐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率先實現人工智能(AI)與六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
在西安高新區,一批“人工智能+”科技企業正在深度融入不同行業,悄然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走進西安敦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敦訊信息”)就會發現一位特殊的“員工”——它不拿工資、不請病假、工作效率極高,這是敦訊信息打造的“數智員工——小訊”,它和它的數智人伙伴正在幫助企業處理重復性高、規則明確的工作,包含人力、財務、銷售、法務等方面的工作。
“數智員工通過自動識別、分類和處理一些流程性或者事務性的工作,譬如財務不被報銷困擾,讓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做財務分析?!倍赜嵭畔⒇撠熑伺I两榻B說,曾經“高大上”的AI技術成了工作中的“貼身助理”。
敦訊信息是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智能決策與機器學習研究中心成立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為企事業單位提供企業級AI數智員工解決方案,其首創的“五會”(會想、會看、會說、會聽、會做)可落地的企業級數智員工解決方案,已幫助不少企業實現近100%的ROI(投資回報率)。
不只是在辦公室,在更多看不見的危險地帶,AI正成為守護生命的“無聲衛士”。從前,深井救援要靠救援隊員綁著繩索冒險下井,火光沖天的現場只能靠消防員逆行而上,?;沸孤┦鹿手斜仨氂蓪I人員穿著厚重防護服進入極限環境作業。
如今,在西安譽博機器人系統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譽博機器人”)這樣的企業推動下,特種機器人正逐漸成為極端環境中的“鋼鐵戰友”:搭載高清攝像頭與氣體探測傳感器的井下救援機器人,能夠深入坍塌礦井實時傳回環境數據,精準定位被困人員;防爆消防機器人可沖進化工火場近距離滅火降溫,大幅度降低爆炸帶來的二次傷害;而適應復雜地形的偵察機器人則能在反恐排爆任務中代替人接近可疑物品,精準執行操作。
當前,“生活助手”型機器人正悄悄走進普通家庭,掃地、陪伴、護理——從前科幻片里的畫面,正變成人們的日常。
2013年成立于西安高新區的西安中科光電精密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光電”)專注于讓機器人更“聰明”。該企業研發的焊接機器人不僅能夠按編程執行任務,還能通過“手眼協同”技術自主感知、規劃和決策?!皞鹘y工業機器人只能重復固定動作,而我們企業的機器人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操作,就像有了‘眼睛’和‘大腦’?!痹撈髽I董事長吳易明介紹說。
據悉,中科光電自主研發的智能視覺系統,僅需0.1秒鐘即可完成工件結構解析,識別精度高達0.01毫米,比國際一線品牌高出30%,讓機器人不僅在大模塊批量生產、更在小批量特種零件制作上“能分析、能判斷?!?/p>
中科光電是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孵化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專注于具身智能技術研發,旨在讓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通過立體視覺感知環境、自主構建認知模型,并在復雜場景中靈活決策。其自主研發的“仝人智能”焊接機器人,憑借“手眼協同”的自主感知、規劃和決策能力,解決了傳統工業機器人只能按編程重復固定動作的痛點,在橋梁鋼構、船舶制造、工程機械等領域實現規?;瘧?。
臻泰智能憑借腦機接口技術為“腦卒中”患者提供康復可能,歐卡智舶將AI技術應用于水域治理、打造無人駕駛環保船、智能載人游船、智舶系統,永輝制造針對無人搬運場景用智能物流機器人解決傳統自動導引車(AGV)痛點,美林數據自主研發DS一體化智能體并廣泛應用于企業……
這些創新企業,只是AI產業在西安高新區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西安高新區是全國硬科技發源地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通過外引內培等方式聚集了科大訊飛、阿里巴巴、獵豹等一批國內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和本土優質科技企業,以強勢的產業協同與聚集效應優化產業環境,更積極構建從算力支撐、平臺服務到場景開放、資金支持的全鏈條生態,為AI產業發展進一步厚植沃土。
據介紹,隨著國家“人工智能+”行動向縱深推進,西安高新區將積極探索數實融合新路徑,持續完善產業生態新優勢,最大程度發揮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網絡的乘數效應,推動AI為千行百業深度賦能。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