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在去年年底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海上風電項目用海管理的通知》,細化海上風電場離岸距離和水深等要求,明確新增海上風電項目應在離岸30千米以外或水深大于30米的海域布局。這釋放出鼓勵海上風電深水遠岸布局的明確信號。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2025年度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生產企業及產品認定名單,威海火炬高新區的平高集團威海高壓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高威海”)憑借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風機塔筒GIS)成功入選。這一重器的“上新”正是平高威海積極響應國家深遠海布局政策、搶占深遠海風電裝備技術制高點的關鍵一步。

平高威海生產的風機塔筒GIS作為風電機組的“總開關”,未來將應用在海南萬寧我國首個規模化深遠海漂浮式風電機組上,這里平均水深100米,是全球最大的商業化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目前,設備在東營實驗基地安全帶電運行2個多月,為機組平穩輸送“綠電”保駕護航。
在茫茫大海中,每向前一米,都會對設備的設計制造提出前所未有的“深水”考驗。有別于近海風電機組,漂浮式風機并非固定在海床,而是浮動在海面上,面臨鹽霧腐蝕、海浪沖擊、臺風破壞等極端工況。“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風機塔筒GIS既需要穿上防腐蝕‘盔甲’又要具備更強的抗震能力。”平高威海研發科科長劉振峰說。
挺進深遠海,這是一場沒有捷徑的突圍賽。時間來到2022年,平高威海開始著手設計深遠海風電機組的GIS,此時的該產品市場被歐洲公司壟斷,國內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歷經3年多的摸著石頭過河,該設備成功完成技術突破,零部件實現100%國產化,已在上海電氣、中車株洲、東方電氣等國內知名廠家實現工程應用帶電運行,更可喜的是,國內風機GIS制造廠家以平高威海的試驗方案作為標桿設計。
在耐腐蝕方面,該設備經過特殊工藝設計,達到C-5H防腐等級要求,可以滿足遠海高鹽度使用環境,設備最高使用溫度可達70℃,適配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海洋和陸地使用環境。不光耐腐蝕還有高壽命,設備經過特殊密封設計,年漏氣小于0.1%,且斷路器機構、三工位機構壽命遠高于1萬次,產品電壽命可達到30次,大大提升整體產品使用壽命。

“我們還率先在國內完成了寬帶隨機振動、二次側帶電進行X向(水平向)Y向(水平向)Z向(豎直向)目標峰值加速度0.5g的抗震試驗,試驗參數和方法均達到了國內外同類產品國際先進水平。”劉振峰介紹道,這意味著產品可抵抗9級以上的地震。
針對海上通信盲區的挑戰,平高威海創新性地引入了北斗系統,實現了對GIS設備的遙測、通信和控制功能。如今,工作人員在陸上控制中心即可遠程完成斷路器的分合閘操作、實時監測關鍵運行數據,從根本上減少了出海運維需求。
平高威海執行董事張洪濤表示:“面向‘十五五’,我們將持續加大海上風電研發投入,當前正全力推進現有66千伏塔筒風機GIS無氟化改進,升級為潔凈空氣綠色環保型產品,接下來還將開發110千伏塔筒風機GIS,繼續打造國內首臺套該電壓等級產品,筑牢自主可控、韌性更強的供應鏈,以核心技術支撐海洋強國戰略。”
(圖片來源:威海火炬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