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發光放熱源于其內部不斷進行“核聚變”,即較輕的原子核結合成較重原子核,釋放巨大能量。
在益陽高新區特別是東部產業園,正經歷系列產業“聚變”反應。
躍遷
東部產業園是益陽高新區的“產業心臟”,園區內現代路網如大小血管縱橫交錯,一家家企業不斷填滿“格子”,組成園區日益豐滿的產業版圖。
科力遠新廠區位于東部產業園魚形山路,占地面積16.79萬平方米。眼前偌大的廠區井然有序、一應俱全,幾個月前那場“硬仗”讓人記憶猶新。大批生產設備、1000多人緊鑼密鼓搬遷,短短20多天完成新舊產線的無縫對接,迅速實現了規模化量產。
新廠區今年4月剛投產,算得上東部產業園的“新面孔”。科力遠在益陽卻已是人盡皆知的“老牌子”,2001年便扎根朝陽產業園,后南遷至創業園,此次再搬到十多公里外的東部產業園。
“在朝陽產業園時產值三四個億,到創業園后增至七八個億,去年底已達到近11個億,今年搬到東部產業園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科力遠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步一個腳印,隔幾年上一個臺階。這是科力遠深耕益陽高新區近25年的前行路徑。
力助
這是一場政企同心協力的“雙向奔赴”。
大廠搬遷過程紛繁,只要企業“吹哨”反映,園區各部門事無巨細立即響應,益陽高新區通過“24小時不打烊”服務機制,傾力幫助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益陽高新區搶抓“兩重”“兩新”等系列政策機遇,為園區企業極力爭取政策與資金支持,已給科力遠發放1.5億元項目扶持資金、0.12億元搬遷補償費用,為企業順利搬遷、提質擴容提供有力依托。
當科力遠初入園區“缺東少西”,益陽高新區投入約400萬元建設日排污量1000立方米的污水提升泵站,解決企業日常生活污水排放問題。職能部門積極行動,協助企業食堂辦理經營許可證,提供廉租公寓解決150名企業員工住宿,將廠區納入共享單車、快遞服務范圍,全方位提供各項配套服務,解決企業發展后顧之憂。
破立
搬遷并非簡單的“挪個窩”,而是一場“破局而立”的嬗變與新生。
科力遠投入大量資金,為新產區拓展出更大發展空間。企業原來局限市內,用地緊張、場地有限,現在擴建了廠房、宿舍、食堂。新廠區按照智能化、綠色化的標準建設,在原有基礎上增加5條柔性自動生產線,并新招了四五百名員工,滿足企業增產擴容所需。
隨著生產線擴能升級,MES等先進生產管理系統愈加施展自如,進一步優化生產模式、減少生產成本,科力遠的精益制造能力和生產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已與美團、哈啰、iRobot、偉易達等消費類電池行業頭部企業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共享充電領域的產銷規模處于國內領先地位。2025年1-2季度,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
“今年營收目標瞄準15億元,保持行業前三!”科力遠以新廠投產為契機,打造二輪車電池包的核心制造基地,在換電業務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該企業進駐“東進橋頭堡”東部產業園,與金博股份、惠同新材等聚鏈成群,有力夯實了新能源新材料主特產業根基。益陽科力遠正依托集團大儲能產業生態創新聯合體,持續帶動園區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科力遠為園區立下了一根標桿。益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左志鋒表示,科力遠擴能升級項目是園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戰略布局,對推動全市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益陽高新區將進一步落實惠企政策和助企服務,承接好科力遠集團領軍的大儲能生態創新聯合體優勢,推動企業實現兩年擴能升級倍增發展。
潮涌
科力遠并非個例。近年來,益陽高新區掀起一股企業搬遷升級發展潮。
益陽橡機比科力遠更早一步行動,由會龍山腳下到朝陽產業園一路“打怪升級”,成長為國內橡膠機械行業骨干企業。2021年整體搬遷到東部產業園后,開啟從傳統制造向數字化制造的轉型之路,企業生產和銷售及研發等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同年,益陽橡機納入中國中化麾下。并于2024年在益陽成立中化橡機,對國內三家老牌橡企益陽基地、桂林基地、三明基地實施一體化管理。2023年,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國內首臺、全球最大規格剪切型GN700密煉機成功下線,大容量密煉機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4年,企業產值增長75%,出口爆發式增長500%,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當前,益陽橡機正積極籌劃在東部產業園布局新品研發,新建大型煉膠實驗中心,推動企業進一步升級發展。
類似的“勵志成長故事”不斷涌現。益陽高新區瞄準電子信息產業,引進信維聲學將深圳部分生產基地搬遷至東部產業園,并與之合力建設信維電科產業園。依托信維在韓國、日本的研發中心,聚合國內國際兩種資源,信維電科高端MLCC項目脫穎而出,被列為湖南2024年十大產業項目之一。艾迪奧新建千億只關鍵電子元器件研發生產基地,入選湖南省電子信息制造業重點項目。信維電科、艾迪奧等企業聚鏈成群,為益陽打造“世界電容器之都”添磚加瓦。
金博碳素也走過類似的路。企業從市區兩處廠區匯聚到東部產業園,發展成為碳基材料龍頭企業。并在“聚變”一定程度后引發“裂變”反應,孵化出金博氫能、金硅科技、金博碳陶等多家金博系企業,中國“碳谷”初具雛形。另一家新材料行業骨干企業益緣新材,最初租賃園區廠房安身,2024年新建近10萬平方米全新廠房,投產500萬千米/月金剛石線研發生產項目,朝著年產6000萬千米金剛石線的目標邁進。這些企業構筑起園區新材料產業的堅實“家底”。
益陽高新區企業因勢而動,以搬遷促整合、以“聚變”引“劇變”,映射出清晰可見的產業“聚變”之路。
開來
近年來,益陽高新區扛起國家級高新區的責任擔當,強化“要素跟著項目走”,不斷優化資金、土地、用水、用能等要素保障,園區配套水平與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全力保障打造高質量發展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
特別是去年園區穩步推進改革,針對園區人員機構及社會事務大做“減法”,同時全力做好產業發展“加法”,深入實施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動、重點產業倍增計劃等,持之以恒推動資源集聚、企業壯大、產業升級。于是我們看到在東部產業園這片產業熱土上,一批批企業搬遷整合、提質擴容。
今年以來,湖南持續推進園區整合優化。6月24日,益陽高新區召開“十五五”規劃編制動員部署會,強調強化產業園區主陣地建設,統籌推進產業規劃、空間規劃與專項規劃的多規融合,優化空間布局與要素配置,把產業集聚的主陣地進一步做大。
新一輪產業“聚變”正迎面而來。
(攝影:周少豐 熊 暉 )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