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處理廠、垃圾中轉站和食品加工廠等場所,惱人的異味問題常常令人避之不及。然而,這些頑固的異味并非無解——通過生物濾池、低溫等離子等工藝設計與設備,可以實現高效的“一鍵清除”。
走進位于宜昌高新區城東U谷的湖北灝瑞達環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灝瑞達公司”),技術團隊每天都在與各種“有味道”的難題打交道,這家被稱為“臭氣克星”的企業,針對不同來源、不同成分的惡臭氣體和污水,研發出一整套定制化解決方案。
“比如一個發酵罐產生的氣量達到4萬立方米/小時,產生異味的物質含量可能僅有0.3克/立方米,硫化桿菌屬的濃度并不高,但就是很刺鼻。”公司技術總監張浩介紹,由于發酵過程產生的異味是混合型污染物,這些成分相互反應,單一治理技術難以全面覆蓋,所以發酵異味治理一直是行業難題。
“2024年6月,我們的‘發酵類廢氣曝氣微生物除臭設備’成功入選湖北省創新產品應用示范推薦目錄。”灝瑞達公司總經理宋平介紹道,“這項采用國內首創高濃度曝氣微生物技術的設備,不僅實現了高效除臭,還具有無二次污染、去除率高、運行成本低等顯著優勢,填補了惡臭治理細分領域的技術空白。”
目前,灝瑞達公司的發酵類廢氣曝氣微生物除臭設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10%,單產品年營收突破千萬元大關,成功服務于安琪酵母、深圳永清水務等知名企業。
據了解,灝瑞達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專業從事氣體脫臭、污水處理、水體修復、土壤修復及環保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研發,并提供環保項目工程承包、設備生產、技術咨詢、維護運營及售后服務。
“公司于2019年8月正式投產后,憑借環保除臭專業性能優勢,第一年營業收入就達到500萬元,在創業浪潮中也算站穩了腳跟。”宋平說,目前公司產品受到業界廣泛認可,不僅銷往福建、四川、內蒙古、新疆等24個省份,還出口到俄羅斯、埃及、泰國、越南等海外地區,已累計落地200多個項目。
這匹國內環保領域的“潛力黑馬”是如何在數年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呢?技術創新是其快速成長的核心密碼。
“唯有持續創新,才能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宋平道出發展要訣,自創立伊始,公司便組建了由資深高級工程師領銜的研發團隊,并陸續與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關系。2022年,公司與三峽大學共建“智慧異味監測與治理”研發中心,重點攻關廢氣治理技術難題;2023年,又與湖北理工學院聯合成立“宜昌市高價值專利培育服務中心”,聚焦廢氣廢水治理及環保物聯網技術研發。
“我們始終緊盯環保凈化與污水處理市場需求,通過引進技術人才、強化校企合作,持續推動技術突破。”宋平介紹。目前,公司已累計獲得6項發明專利、32項實用新型專利和9項軟件著作權,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當前,公司重點研發的厭氧氨氧化處理工藝已取得重要進展。通過與高校實驗室及安琪酵母等行業龍頭企業的深度合作,已在高濃度發酵廢水處理應用中積累了可靠的工藝運行數據和穩定性指標。”宋平補充道。
在實現“跑得快”“跳得高”的瞪羚式發展過程中,宋平坦言道:“我們的快速成長,既靠創新驅動的內生動力,更離不開政策環境的外在賦能。”
一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稅收三免兩減半”政策,5年累計為公司退稅超80萬元,這筆資金有效緩解了研發投入壓力;作為城東U谷園區重點培育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的租金補貼政策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獲得200萬元資金支持,政府還給予了一半利息優惠,讓企業創新研發如虎添翼。
“這些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走科技創新之路的決心。”宋平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培育高價值專利,進一步夯實創新發展基礎。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