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內,益陽高新區企業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天新材”)連傳捷報:7月22日,其“核電熱交換器用高性能耐蝕換熱管技術”獲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創新成果技術類一等獎;7月24日,公司通過中國商飛QSL入冊評審,成為國產大飛機C919鈦焊管國內唯一供應商。這家位于益陽高新區的企業以兩項重大突破,一舉打破核電與航空領域關鍵材料長期被歐美日壟斷的局面。
大飛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26日上午,記者在金天新材潔凈車間看到,各種規格的精密鈦焊管正按不同技術標準,有序推進生產制造、精密檢驗、質量管控等全流程作業。公司負責人介紹,通過多年工藝積累與創新,企業成功突破大口徑薄壁鈦焊管多項生產技術瓶頸,成為國內唯一具備宇航級鈦焊管生產能力的企業。中國商飛材料工程部負責人評價:“金天新材的創新讓大飛機關鍵材料徹底告別‘洋依賴’,是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里程碑。”
“國家的需要就是企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我們始終瞄準國家戰略和重大需求,依托專業化研發生產團隊,持續深耕高品質鈦焊管產業化這一細分領域,終于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能力。”公司董事長曾憲山表示。
比航空領域突破更具戰略意義的,是金天新材在核電關鍵材料上的持續攻堅。核反應堆冷凝器用鈦焊管曾長期被美日企業以“技術壁壘+價格同盟”壟斷,金天新材的突破填補了我國核電國產化項目關鍵材料空白。目前,該技術及產品已應用于“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國產化機組,實現核電關鍵設備自主可控。
“從核電級鈦材到宇航級產品,金天新材走出了‘跨領域技術遷移’的創新路徑。”中國工程院院士、核動力專家葉奇蓁分析,企業將核電鈦管的耐蝕性控制技術嫁接到航空產品,既降低了航空材料研發成本,又反哺核電技術性能提升,這種“雙向反哺”模式為破解我國“卡脖子”難題提供了范本。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