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杭州高新區(濱江)再次被世界矚目。這片誕生了“宇樹AI機器人”的土地,正以領跑發展的氣勢、先行先試的氣魄、勇立潮頭的氣概,搭建著一個充滿活力與機遇的城市舞臺,不斷吸引以夢為馬的人們奔赴而來。
新的一年,杭州高新區(濱江)為大家準備了豐厚的“大禮包”。
為加快制造業發展,杭州高新區(濱江)深入實施“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持續打造五大產業生態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智能物聯、集成電路、高端軟件、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浙江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協同區建設,加快打造數字安防世界級產業集群,全面打響“中國視谷”地標。統籌安排14.3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五大產業生態圈發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30家以上,支持培養一批卓越工程師、數字技術工程師、制造業技能人才。
政策亮點
產業體系更加精準。圍繞“一園三谷五鎮”產業發展布局,加快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能源五大產業生態圈建設,明確優勢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規劃與方向,聚焦重點細分賽道,實現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加快推進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建設。
政策支持更加聚焦。專項資金支持更加聚焦工業重點行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賦能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企業研發機構、研發總部建設,實施規上工業企業“兩清零一提升”行動,提高制造業企業研發活動和研發機構覆蓋率。
要素保障更加突出。不斷壯大優質企業梯隊培育,遴選“小巨人”種苗庫等一批優質企業培育庫,建立科技領軍企業培育機制,落實小升規“陪跑員”機制,聚焦“工業+科技”融合發展實現“規上企業高新化 高新企業規模化”。強化重點賽道企業土地空間保障,堅持“供地”“供樓”、租賃出讓并舉,按照“規劃引領、以收為主、收整結合、兼顧提容”原則,加大對低效工業用地收回收購力度。
政策文本
因地制宜布局新質生產力產業賽道。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智能計算、生命健康等產業,支持穩增長。集中布局風口潛力產業賽道,謀細謀深未來產業發展路徑,大力發展未來網絡、海洋經濟、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零磁醫療裝備、量子信息等產業風口,爭創國家級、浙江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推動未來產業前瞻布局。
支持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支持工業重點行業設備更新的技術改造項目,最高按項目實際投資額的20%給予補助。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設備更新項目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再貸款等支持政策。運用融資租賃工具支持設備更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大力實施企業研發投入補助政策,繼續落實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的杭州市級研發補助,區級給予相應配套資助。對連續兩年研發投入增速達20%、強度達10%,且增量在100萬元以上的“高研值”高新技術企業,按新增研發費1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研發費用首次達到200萬元的規上企業,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加快數實融合發展。全年新增浙江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家、杭州市級以上“未來工廠”3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水平穩步提升。打造數據要素賦能工業制造、城市治理、氣象服務等領域典型應用案例5個以上,持續開展產業鏈“百場千企”“芯機聯動”等對接活動。
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政策,階段性拓展至中型企業。加大區級專精特新專項資金保障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推出“專精特新貸”等新型金融產品,力爭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入庫培育科技領軍企業3家以上。支持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提質,對首次上規納統的工業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上規后連續3年保持在規的再給予不超過3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力爭新認定規上工業企業40家。
強化工業用地保障。保障五大產業生態圈重點賽道企業用地需求,有序推進“工業上樓”工作,新增“工業上樓”空間24萬方以上。壓茬推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行動,全年盤活低效工業用地280畝以上。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