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記者走進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的安徽龍泉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中控室內操作員正全神貫注地下達操作指令。
位于淮河之畔的“珠城”蚌埠,涌動著一股產業創新的澎湃動能。一批專注于材料行業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和“小巨人”企業,正以持續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提質升級,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力。

領跑細分賽道
安徽龍泉硅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立20年來,始終專注于HTV硅膠納米補強基材的研發與生產。
“公司和產業鏈伙伴深耕特種合成橡膠高端細分領域,通過共同研發、構建技術壁壘,讓企業在高模納米硅基前驅體細分市場占有率穩居前列。”公司總經理趙東旭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在該公司展廳,一塊塊冷卻成型的硅酸鈉外觀晶瑩剔透,看似普通,卻被譽為新材料領域的“工業味精”。“從嬰兒奶嘴、手機外殼,到高檔鞋底的膠水,這些日常物品都離不開它,它是硅橡膠制造不可或缺的補強劑。”趙東旭說。
同樣憑借專注和創新在細分賽道領跑的,還有皖北地區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石通”)。
在壹石通產品展示廳,公司董事會秘書邵森拿起一片涂覆了特殊材料的薄膜介紹:“這是勃姆石,將其涂覆在鋰電池電芯隔膜上,能顯著提高隔膜的耐熱性,防止因隔膜收縮導致短路,相當于給動力電池穿上了一件‘鎧甲’。”這種對電池安全至關重要的材料,使壹石通成為全球鋰電池用勃姆石的主力供應商,其相關產品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全球領先。
科技創新是壹石通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近十年間,公司研發投入增長超過20倍。大額研發投入下,企業“從0到1”的突破不斷涌現。“公司正在研發高純石英砂產品,整個項目中試線已經建好,2026年有望量產。”邵森說,這些突破不僅為企業帶來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榮譽,更積蓄了面向未來的強勁動能。
構建產業生態
龍頭企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適宜的產業生態支撐。近年來,蚌埠市精心培育新材料產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為“材料之都”崛起擘畫出宏偉藍圖。
在日前舉辦的第五屆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蚌埠市政府副市長吳永彬介紹,蚌埠產業基礎雄厚,是中國玻璃產業創新高地,誕生了國內最薄電子信息顯示玻璃、最硬高鋁蓋板玻璃等多項“全國之最”。目前,全市已聚集411家新材料企業,全年總產值突破660億元,形成了以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為主導,化工新材料、先進金屬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時代機遇也為蚌埠注入新活力。安徽正大力推動新材料產業提質升級,蚌埠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為皖北新材料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提供了核心平臺。如今,在蚌埠連續舉辦多屆的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已成為全球新材料領域技術交流、資本對接、成果轉化的重要樞紐,累計吸引40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額高達3839.09億元,成為城市發展的“強引擎”。
吳永彬說,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對“淮河明珠、智造之城”建設的支撐作用體現在多個維度:一是強化產業支撐,聚焦新型顯示、新能源等主導產業,推動“中國玻璃谷”“中國傳感谷”向高端化升級,助力“制造強市、產業立市”戰略落地。二是提升城市能級,通過全球嘉賓集聚和媒體傳播,放大“蚌埠新材料”城市IP,同時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升級,惠及民生發展。三是激活開放動能,搭建國際合作橋梁,讓蚌埠深度融入全球新材料產業鏈、創新鏈,增強城市開放包容度和發展活力。
“全市將始終堅持‘智造強市、產業立市’戰略,大力推進‘雙招雙引、項目建設’。”吳永彬表示,“我們將以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為重要抓手,狠抓‘優質項目+實物工作量’,持續做強新材料產業集群,奮力將‘淮河明珠、智造之城’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