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隨著絕大多數農作物進入壯根、抗寒、蓄能的關鍵階段,在“千年藥鄉”隴西,富含磷鉀的有機肥料,成為中藥材地頭的“座上賓”。
然而,就在幾年前,因生產的有機肥腐熟度不足、關鍵營養成分缺乏,一度讓甘肅印象生物有機肥料廠生產經營陷入困境。
轉機,從一個科技專項開始。
中藥材是當地的特色優勢產業,道地中藥材的生長與高效有機肥密不可分。為了精準指導企業技術攻關,聚力提升肥料綜合功效、拓展產品品類,“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技術成果轉化與示范”這個市級科技特派員專項落地該廠。
依托科技專項,肥料廠先后與甘肅省農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校專家團隊開展產學研深度合作,《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技術成果轉化與示范》《中藥材水溶肥的研發與生產》《EM菌堆肥發酵翻堆池建設》等多項科研項目先后上馬實施。
很快,科技的力量就發揮作用。在4個發明專利、9個實用新型專利加持下,擴品、增量、提質,生物有機肥生產步入正軌,實現穩產量產,一躍成為主打優勢產品。
跨越式發展的背后,收獲的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從2019年的總產量120多噸、產值210多萬元躍升至2024年的總產量8.8萬噸、產值達1.16億元。隨著“甘肅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殊榮的紛至沓來,甘肅印象生物有機肥料廠一躍成為甘肅省肥料生產企業矩陣里一面創新發展的旗幟。
靈芝,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被譽為“仙草”,在我國傳統醫學中享有極高地位。相較于煎煮“直接入藥”,破壁后其有效成分的吸收率是直接吃靈芝實體的幾十倍以上,是目前公認最高效的利用方式。
這幾年,一直致力于食用菌種植的甘肅高科農牧生態有限公司與靈芝杠上了。但是,成效并不盡如人意。
一場東西部協作的東風,讓靈芝在隴西安穩生長。青島農業大學專家團隊跨越山海、奔赴千里,只為無償幫助開展靈芝全產業鏈技術攻關。
“通過引進篩選出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重點解決產率低、珍稀品種栽培少、生產技術不標準等問題。”青島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程邦仲如是說。
在東部先進理念技術的傾力幫扶下,《藥用菌(赤靈芝)智能化大棚栽培技術推廣》《靈芝孢子粉破壁技術創新》等多項科研項目,先后在甘肅高科農牧生態有限公司立項實施。當地很快就成功引進并掌握了魯甘001紫靈芝、004赤靈芝等靈芝品種標準化規模化栽培技術和靈芝孢子粉破壁技術,一條從引種選育、標準化栽培到精深化加工的靈芝全產業鏈發展新路越走越寬。
“科技創新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對于這些年的發展經歷,甘肅高科農牧生態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志權感觸頗深。
隴西縣是國家級創新型建設示范縣,這些年牢牢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建立“政學研科金產”科技創新引領機制,先后與蘭州交通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27所甘肅省內外高校科研單位建立合作關系,與縣內38家企業合作落實科研項目28項。積極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推動主導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認定全省首批高技術高成長性高附加值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到33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累計達到2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累計達到16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