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津市大學科技園聯盟發展大會暨天津市高校技術轉移經理人能力提升培訓會上,作為本次大會全國唯一發言的高校代表,四川工商學院副校長陳春發教授代表學校系統分享在學生成果轉化領域的創新性理念與實踐,相關內容成為全場關注焦點,為全國高校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特色路徑。

在大會專家報告環節,陳春發以“學生成果轉化的范式重構與價值重塑——構建新質生產力的人才基石與創新引擎”為題,傳遞四川工商學院在創新育人與成果轉化領域的深度思考。報告開篇提出“戰略認知革命”理念,打破傳統育人模式中對學生創新角色的局限認知,明確“學生是不容忽視的核心創新主體”,直指當前高校創新資源挖掘的關鍵點。
四川工商學院在實踐中發現,青年學生群體蘊藏蓬勃的創新潛能,但傳統模式下缺乏系統性的識別、引導與放大機制,導致大量創新資源未能有效激活。為此,該校從六大維度構建起完整的學生創新生態體系:以戰略認知革新轉變全校育人思維,用動態優化的學科專業結構、定制化培養方案搭建頂層設計框架,依托產業學院、應用場景研究中心打造成果轉化平臺樞紐,以“價值共創、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協同機制凝聚校、企、師、生多方合力,錨定新質生產力培育的核心價值目標,持續通過實踐觀察迭代優化模式細節。這一體系為全國高校突破成果轉化瓶頸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從實踐成效來看,四川工商學院的學生創新能力與學科競賽競爭力同步大幅提升,各類學生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持續提高;教師在協同指導學生創新過程中,職業發展獲得新的支撐點,教學與科研的融合度不斷加深;合作企業通過參與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不僅收獲符合產業需求的定制化人才,還能直接獲取適配市場的創新成果,實習與就業的轉化率實現質的飛躍,最終形成“學生成長、教師發展、學校提質、企業獲益”的四方共贏良性生態,充分印證了該模式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記者了解到,未來,隨著政企校研協同合作的持續深化,四川工商學院的這一創新模式有望在更多高校落地實踐,推動更多學生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場”,為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為新質生產力培育書寫高校創新的特色篇章。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