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第二屆瀾滄江—湄公河創新走廊建設研討會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行。來自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六國的政府代表、科研機構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科技創新合作路徑,并發布《瀾湄數據跨境流動科技合作倡議》,為區域創新走廊建設注入新動能。

此前,2023年12月,瀾湄第四次國家領導人會議發布了瀾滄江—湄公河地區創新走廊建設共同倡議;2024年12月,各方在昆明成功舉辦了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地區創新走廊建設高官會,并通過了瀾湄地區創新走廊建設高官會機制章程。
此次研討會,旨在進一步落實“瀾滄江—湄公河地區創新走廊建設共同倡議”“瀾滄江—湄公河地區創新走廊建設高官會”形成的議題,圍繞科技創新合作和共同關心關注的話題進行深入研討,取得務實成效。

“瀾湄合作已從成長期邁向提質期,科技創新是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笨萍疾繃H合作司二級巡視員王強介紹,近十年來,六國依托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中國—東盟創新中心、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為瀾湄科技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瀾湄合作各方在農業、能源、公共衛生等領域實施聯合研究項目超百項,培訓了大批科技人員;中老鐵路跨境貨物運輸覆蓋19個國家和地區;昆明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試運行,為“數字瀾湄”構建起信息通信樞紐。
云南省科技廳副廳長尚朝秋介紹,作為瀾湄合作“先行區”,云南已與五國共建34個國際聯合創新平臺,2024年選派68名國際科技特派員開展技術服務,“智匯云南”計劃為青年科學家提供聯合研究支持,“立體交通網絡與創新平臺雙輪驅動,讓協同創新要素流動更高效?!?/p>
研討會提出,未來三年各方將重點推進“綠色、數字、人才”三大領域合作,圍繞清潔能源利用、生態保護、碳中和技術,深化產學研合作,共建可信數字基礎設施,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聯合研發,制定區域數據流動指導框架,讓轉型紅利惠及民生改善;同時擴大瀾湄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規模,依托騰沖科學家論壇等平臺,建立常態化研修機制,培養熟悉區域實際、掌握先進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攝)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