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7日,重慶市小學創新教育優質課決賽(第一賽場)在北碚區朝陽小學舉行。本次活動以“聚焦跨學科主題學習,培養青少年創新人才”為主題,旨在探索義務教育新課標下的教學創新路徑,吸引來自全市的190余名教研員與教師參與觀摩。
開幕式上,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創新教育研究所所長楊穎表示,本次活動既是對全市小學創新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推動教育深層變革的新起點。她介紹,重慶市以系統性構建、生態化培育、全域性推進三大路徑為牽引,在全國范圍內首創了創新教育教研員體系,構建“1+41+N”三級聯動機制,以優質課競賽推動課堂教學向素養本位轉型,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與社會資源,為培育創新人才營造良好生態。

在為期三天的賽程中,來自重慶市多個區縣的優秀教師們圍繞“小小設計師”“智慧校園”“走進非遺”三大主題,呈現了二十余節創意與實踐并重的跨學科課堂。課堂一改傳統模式,以真實問題驅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創中思。例如,在《智創護眼——改進閱讀燈》課上,學生化身“工程師”,運用信息技術和光學知識設計智能燈具;《鱘歸》課程則引導學生成為“長江生態守護者”,通過構建生態模型探究如何保護中華鱘,融合了科學、工程與語文素養;《糖畫的奧秘》更是將非遺技藝與物質變化等科學原理巧妙結合。
本次大賽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成功搭建了以賽促教、以課促研的高位平臺,生動展現了重慶市在推動課堂從“知識本位”向“素養本位”深刻轉型上的積極探索,為創新人才培養注入了新的動能。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