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十四屆“華港杯”廣東大學生材料創新大賽在華南農業大學圓滿落幕。本屆大賽由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主辦,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承辦。大賽吸引來自省內外32所高校及研究所的1581人參與,312支隊伍報名,190支隊伍晉級決賽,人數規模創歷屆新高。

華南農業大學校黨委副書記陳磊表示,學校始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將學科競賽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同時鼓勵本屆“華港杯”參賽學子勇于創新、敢于突破,在華農濃厚的科研氛圍中激發潛能、展現才華。
廣東省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代明江表示,本屆大賽通過優化賽制賽程,提高獲獎比例,并增設特等獎擂臺賽,讓所有晉級選手可全程直擊高能擂臺賽,相互學習觀摩,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新活力,收獲更多的創新成果,推動材料科學創新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
“有研究顯示,AI驅動材料設計能縮短研發周期70%,代表了未來的重要方向。期待同學們能勇于擁抱AI等先進工具,讓數據的洞察力與科研人員的化學直覺深度融合,共同加速材料科學的突破。”華港公司總經理盧瑞明表示,本屆大賽中,多支團隊展示了在機器學習預測材料性能、優化合成路徑等方面的新成果,例如深圳大學“膜力光盾”團隊開發的AIE抗菌抗病毒濾膜,通過智能材料設計實現了高效過濾與病毒滅活的雙重功能,這是本屆大賽中AI與材料科學融合的典型代表。
決賽現場,190支晉級隊伍在金屬材料、有機及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大賽道展開激烈角逐。參賽項目高度聚焦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并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醫用、能源環境等前沿領域展示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例如,深圳大學“膜力光盾”團隊開發的抗菌抗病毒納米纖維膜,實現了對0.3μm顆粒≥95%的過濾效率及冠狀病毒>99.9%的滅活率,通風阻力較傳統技術降低70%,目前已應用于醫院ICU等30余個高危場景。
在無機非金屬材料方向,華南農業大學“必有回響隊”設計的Cu(I)基鹵化物閃爍體,通過結構調控與封裝創新,已應用于下一代X射線成像系統,展現出優異的耐水性與成像性能。
(受訪者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