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5年青海高原冷水魚養殖技術專家服務團活動啟動會、青海大學農業農村部高原冷水魚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2025年學術年會在青海西寧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等10多位知名專家,對青海冷水魚養殖產業和水生態環境保護進行指導、交流。

近年來,青海冷水魚產業持續穩步發展,虹鱒產量穩居全國第一,成為國際國內市場上全年不間斷穩定供應的貨源基地?!扒嗪H聂~”產品遠銷俄羅斯、日本等約2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青海省產業“四地”建設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的拳頭產品。
與此同時,青海冷水魚養殖仍然面臨生態環保壓力與產業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產業發展規模擴大與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創新不足之間的矛盾、市場競爭加劇與自身降本增效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育種制種中心建設滯后與苗種供求不足之間的矛盾等??傮w來說,青海冷水魚產業發展進入了最關鍵的時期,迫切需要專家團隊破解難題。
據悉,2025年青海高原冷水魚養殖技術專家服務團活動期間,與會專家將赴冷水魚養殖企業考察,重點圍繞青海冷水魚養殖面臨的產業布局、關鍵技術攻關、養殖模式創新、市場拓展等問題把脈問診,在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新方案,為青海打造“中國冷水魚養殖新高地”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青海大學農業農村部高原冷水魚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2025年學術年會上,與會專家交流討論青海省冷水魚養殖產業“十五五”發展思路、審議指導青海省冷水魚養殖產業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2024—2025年度重點實驗室工作報告。
該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李長忠表示,重點實驗室始終立足高原冷水魚養殖與水生態環境保護研究方向,確立了青海省冷水魚產業“大水面生態網箱養殖提質增效,陸基綠色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并圍繞著青海省冷水魚養殖產業發展的“水、種、餌、病、加工及養殖模式創新”六大關鍵技術,聯合省內外專家開展了“大兵團”聯合作戰,在三倍體虹鱒育種制種、飼料研發、疫病防控、產品加工、模式創新及水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取得了突破。
李長忠說,未來,重點實驗室將持續開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合作交流等工作,以科技支撐高原冷水魚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