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智匯瀟湘 才聚湖南”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專場招聘會走進古都西安,為西安高校學子鋪就一條直通湖南的就業快車道。
在引才春風之前,一些陜西青年跨越山河,扎根湖南,將夢想播種在這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
他們中,有從造紙廠銷售員成長為“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創始人的杜正清,帶領草花互動讓世界“聽到湖南的聲音”;有從國防科技大學走出、把握機遇的楊國慶,在湖南湘江新區創業大潮中實現技術報國。
程浩
從高中數學老師到AI教育探路者
“在長沙整整十年了,讀書、工作、創業,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鄉。”陜西寶雞小伙程浩笑言。話音里關中的尾音仍在,但心卻早已歸屬長沙——是這里的美食留住了他的胃,更是這里的機遇與環境留住了他創業的心。
創立氕氘氚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并安家在新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程浩表示,他的創業路始于2024年。從高中數學老師到創業者,身份轉變讓他感慨萬千:“以前當老師,只需服務好學生、做好課程就行;現在創業,稅務、招人、場地、財務,啥都得懂,對人的要求真的更綜合。”

談及在長沙創業的感受,程浩直言,長沙這座城市的包容與支持,讓他走得從容。“環境好、政策寬松,給了我們初創業者調整的空間。”三年免租的政策,讓他在前期研發沒有收入時“也能喘口氣”。
說起教學研發,他的分享愈發熱絡。如今,他的團隊已培訓20名老師派駐機構,為高中數學教師作職前培訓,還研發出用湖南名校真題編寫的講義及其配套視頻。談及未來的開發方向,程浩希望用AI技術與團隊積累的教學經驗結合,高效地給予情況評估、課程建議。他眼神堅定:“AI是大方向,正和園區內的‘知鹿匠’團隊對接合作,想做高中數學AI學習體系。”
買房、安家、立業,程浩在長沙扎下了根。“這里對年輕人友好,我會一直留在這兒。”他說,氕氘氚的氣代表人,底下筆畫越多,代表他的團隊會越來越壯大。
田野
從“車庫創業”到遠程駕駛領軍者
同在大創園區的斐視科技,是一家從湖南大學孵化出的硬科技企業。公司聯合創始人田野,也是一位在湖南扎根十年的陜西青年。
他與三位大學同學從湘潭大學相識,一路并肩走到今天。“從大一開始,我們就一起參加各種創新發明和創業大賽。”田野回憶道。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他們曾嘗試過快遞平衡車、無人駕駛拖拉機等項目,卻都未能成功商業化。

但挫折沒有擊垮他們。團隊選擇轉型,聚焦于5G超低延遲傳輸技術,并在岳麓山大學科技城成立了長沙斐視科技有限公司。如今,斐視科技已成為遠程駕駛系統領域的頭部企業,與中國中車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深度合作,更是遠程操控技術標準的牽頭制定者。

通過三塊屏幕、一個方向盤,斐視的5G遠控系統實現了“在辦公室吹著空調開重卡”的愿景——200臺重卡僅需3至5人即可完成多倉對多車的集群管理。
從岳麓山下的學生創業者,到擁有“江景研發空間”的企業家,田野的成長離不開長沙的創業生態。“紅楓計劃”的50萬元投資讓團隊從車庫搬進了寫字樓;新區“柳枝行動”“天天麓演”等平臺,則幫助他們快速對接了多家投資機構。
短短幾年內,團隊完成并交付了近1000個遠程控制系統,將無人駕駛汽車的愿景變為現實。目前,長沙斐視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三一重工、華為等行業巨頭的技術合作伙伴,其創新解決方案還獲得了10多項國內外知名獎項。
程浩與田野,兩位來自陜西的年輕人,一位在教育領域探索AI賦能,一位在工業場景中實現遠程操控;而他們的前輩杜正清、楊國慶等人,已在互聯網與科技領域開辟出更廣闊的天空。雖年齡不同、賽道各異,卻都在湘江西岸這片“雙創”沃土上找到了夢想的支點。
(圖片來源:湖南湘江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