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新疆農科院)舉辦建院70周年活動。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七十年來,新疆農科院累計取得各類科研成果1600余項,并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各關鍵領域,形成了干旱綠洲生態區特色農業發展新格局。
當日上午,舉行了兩個科創平臺的揭牌儀式。其中,“旱區農業新疆研究院”將針對性破解新疆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發展瓶頸,推動旱區農業節水、高產技術集成創新。“中國(新疆)—中亞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由新疆農科院牽頭倡議,聯合國內外73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單位共同成立,將共同打造區域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共同體,助力“一帶一路”合作伙伴農業協同發展。
當日下午,新疆農科院舉辦科技成果展示活動。新疆農科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了70年來在品種創新、技術推廣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在品種創新方面,新疆農科院累計培育各類糧棉油糖瓜菜等各類作物品種500余個。近10年來,該院選育的經國家、自治區審(認)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達162個,累計推廣面積超2.3億畝。
在技術攻關方面,新疆農科院圍繞新疆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大科技需求,系統推進自治區農業產業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有效破解了不同時期農業生產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構筑起保障區域糧食安全、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遠基石。
在示范推廣方面,新疆農科院始終堅持“一手抓科學研究、多出成果,一手抓科技服務、多創效益”。“十四五”以來,農科院加強多學科協同與科企合作,在南、北疆主產區建設200余個高產示范田,在糧油、棉花、果蔬等產業取得顯著成效。
在成果轉化方面,新疆農科院率先啟動賦權改革試點,賦予科技人員更大自主權,逐步形成“一個機制+一個平臺+多種模式”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格局,創新探索“技術轉讓許可+合作開發+自行轉化+作價投資+技術服務”五位一體轉化體系,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科企深度融合發展,推進“西塞明珠”“欣疆農科”農科品牌建設,多元化技術轉移轉化路徑更加豐富,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
新疆農科院黨組書記馬纓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新疆農科院將積極探索具有新疆特色的農業科技創新實踐,奮力打造現代化高水平科研院所,為科技支撐全國優質農牧產品重要供給基地建設再立新功。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