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第三屆“蘇頌杯”未來產業創業大賽近日完成初賽。經專家組公開公正評選,201個參賽項目及企業(含金磚賽道)從超1000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入圍復賽。
記者從賽事組委會獲悉,本屆大賽在項目征集階段,實現了項目數量與覆蓋范圍的雙新高;三大賽道初賽入圍項目可圈可點,不僅在技術上具有突破性,也展現出較強的產業化前景,擁有“技術硬、模式通、落地強”的共性。這些優質創新資源的集聚,為大賽注入強大創新活力。
參賽項目量質再創新高
自今年6月啟動以來,本屆賽事通過主賽區聯動全國八城密集宣發,共吸引全球1056個項目報名,其中成果類項目316個,企業類項目740個,覆蓋美國、比利時、加拿大等21個國家及國內96個城市,實現“項目數量與覆蓋范圍雙新高”。參賽項目數量遠超往屆,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熱門領域,展現出當前多元的前沿技術方向與應用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設立的金磚賽道面向金磚成員國、伙伴國及其他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開放,共征集183個科創項目報名,51個項目入圍初賽,參賽主體覆蓋中國、埃塞俄比亞、巴西等11個國家的58座創新城市。
賽事組委會表示,金磚賽道呈現出國際化程度高、領域聚焦度強、人才結構優質等特點,項目集中在未來材料、未來信息、未來健康三大領域,充分展現賽事在促進多邊科技交流、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方面的特殊價值及重要作用。
多維度考量項目創新力和成長性
初選階段,來自融資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領域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對參賽項目進行嚴格公正的評審和篩選。受訪專家普遍表示,今年參賽項目和團隊令人印象深刻,因項目普遍優質,評審組需優中選優。
未來信息賽道評審專家表示,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參加“蘇頌杯”的項目全部都是“新面孔”,且多數契合未來信息賽道主流,如AR、VR、下一代顯示、算力等有價值、有市場的硬科技前沿項目。首輪遴選出的項目,普遍代表各自領域較高水平,擁有突出的創新成果,未來若能獲得政府及相關金融資金的支持,有望實現從0到1的突破、從1到100的跨越。
評審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原則,以量化評分表為基礎,企業組側重“潛力”,成果組側重“驗證”,同時對與廈門產業鏈互補、長期價值明確的項目額外加權。
評審組表示,團隊實力、科研成果以及是否具有落地發展潛力是評審核心維度。對此,專家組尤其看重參賽項目及團隊的成長性和可培育性,會重點考察成果質量與團隊協作能力。
從初賽結果看,晉級項目普遍具備“技術硬、模式通、落地強”的共性,在團隊方面,成員涵蓋科研、產業、運營等領域,形成“創新+落地”的能力閉環;在技術上,擁有專利或技術壁壘,部分成果已進入中試或小規模應用階段;同時具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及落地規劃。
找準成果與產業布局契合點
隨著初賽的順利完成,大賽即將進入復賽階段。對入圍項目而言,如何在下階段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參賽者關注的焦點。
已連續舉辦三屆的“蘇頌杯”賽事,是廈門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旨在通過高水平賽事平臺持續吸引未來產業領域優秀人才、頂尖技術、優質資本和硬科技項目落地廈門。
就此,初賽專家評審建議,入圍項目首先要找準創新成果與廈門產業布局的契合點,用具體案例和數據展現項目落地廈門的可行性與發展潛力,以突出自身優勢;其次,團隊是項目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要著重展示團隊協作能力,能清晰規劃未來成長路徑,說明團隊如何能借助政策和資金支持實現突破,讓評審看到項目長遠發展的潛力。
未來健康賽道評審專家介紹,參賽項目整體呈現“技術聚焦剛需、方向契合廈門產業布局”的特征,多數項目明確表達了落戶廈門的意向,既體現了賽事對創新團隊的吸引力,也彰顯了廈門在未來產業賽道的磁聚效應。對后續比賽,他建議圍繞“評分邏輯+答辯場景”突破,強化“差異化亮點”與“廈門適配性”,既要突出自身技術的“不可替代性”,又能結合廈門場景,細化商業模式的本土化路徑,將“廈門元素”融入敘事,與廈門產業共成長,契合賽事核心目標。
據悉,廈門連續兩年創辦“蘇頌杯”未來產業技術創新賽取得實效。前兩屆“蘇頌杯”賽事,共吸引來自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區18個國家及國內26城的共835個優質項目的參與,延攬數千名高層次人才,構建起“項目遴選—政策直通—產業落地”的全鏈條生態;獲獎項目落地率達75%,349項科技成果精準滴灌廈門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雙百計劃”直通車開啟“引進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的良好效應。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