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作為豐臺·學子回家行動重點活動之一的“創業豐臺2025”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石榴中心路演廳舉辦。從306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的28項科技“尖兵”,在決賽舞臺上展開智慧交鋒。這些項目聚焦人工智能、低空技術、生物醫藥等豐臺區特色產業發展前沿趨勢領域,以“硬核科技”為鮮明底色,生動勾勒出“豐臺區高質量發展新質動力源”的蓬勃創新圖景。最終,“筷來租”項目憑借卓越實力摘得“創業豐臺2025”大賽總冠軍。
“自5月啟動以來,賽事吸引了306個優質項目踴躍報名,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制造、醫藥健康、低空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TMT、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等眾多領域。”豐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說。
決賽現場采用“6分鐘現場路演+6分鐘互動答辯+1分鐘專家評委打分”的賽制,參賽選手按抽簽順序依次對參賽項目進行展示。蘇納創投副總裁孫曙光、梅花創投董事總經理談文舒、慧銀資本總經理陳穎、北京中科賽博標準化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石睿婷等組成專家評委組,對項目進行現場提問、評審打分?!凹夹g壁壘如何構建”“市場落地路徑是否清晰”面對評委們犀利的連環發問,創業者們沉著應對,充分展現了豐臺創新力量的厚度與銳度。
經過激烈角逐與嚴格評審,“基于私有化部署大模型的智能助手應用”“創樂想企業管理系統”項目榮獲二等獎,“光伏智能清潔機器人”“潔希亞國際洗衣”“企靈靈—零工接單平臺”項目獲得三等獎。此外,“柔性拉伸動力矩陣—基于柔性可拉伸超級電容器的智能穿戴設備能源解決方案”“國內首創基于柔性八輪結構與多姿態激光雷達的密閉管道巡檢領航者”“鼻腔支架”項目分別榮膺“年度創新潛力獎”“年度創業人氣獎”和“年度最具投資價值獎”。
據悉,獲獎項目除獲得大賽組委會提供的獎金和證書外,還將解鎖豐厚的“獎勵服務包”,如優先對接最高500萬元的投資意向、免費注冊落地以及人才引進等。
“賽前深度輔導、政策直通車精準推送、投融資對接會高效匹配資源……大賽提供的服務如同及時雨!”獲得一等獎的“筷來租”項目創始人潘園貞說,“這解決了我們初創期最頭疼的資金、場地和政策難題,讓團隊能夠更專注于鉆研項目技術本身。”
記者了解到,潘園貞所說的“及時雨”就是豐臺區創新打造的賽前輔導、創新成果展、創業研習營、投融資對接會、豐創之旅、創界π談、創業夢工坊、政策直通車以及創業文化市集九大特色服務體系活動,實現了“獎金+政策+服務”全要素賦能。
據悉,本屆賽事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豐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北京斯坦福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承辦,豐臺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豐臺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北京首科創融科技孵化有限公司等多家優秀創業服務機構協同舉辦。
豐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業豐臺”是豐臺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區域產業升級的關鍵舉措。通過搭建高水平競技展示平臺、匯聚頂尖創新創業資源、提供全鏈條成長服務,大賽有效激發了區域創新活力,加速了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融合,已成為豐臺區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和展示窗口。
自2017年創辦以來,“創業豐臺”大賽已成功舉辦9屆,實現了從區域性雙創活動到覆蓋“項目挖掘-資源對接-落地孵化-資本賦能”全生命周期的創業生態服務平臺的躍升。本屆大賽緊密圍繞豐臺區“倍增追趕、合作發展”戰略,圍繞重點培育的五大百億級產業鏈,聚焦青年人才、退役軍人及留學歸國人員等關鍵創業群體,著力構建多賽道協同、全要素匯聚的創新格局,進一步夯實區域高精尖產業結構的根基。
九載耕耘,是從賽事到創新生態的躍升。展望未來,豐臺區將持續深化“創業豐臺”品牌建設,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著力將“創業豐臺”淬煉成為吸引全球創新要素的“強磁場”、孕育未來產業種子的“試驗田”和驅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新時代首都發展貢獻豐臺力量。
(石榴中心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