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記者從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獲悉,該行聯合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深圳金融監管局等8部門,已于日前印發《統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支持深圳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支持深圳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聚焦支持“兩重兩新”方面,《方案》提出,引導銀行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及配套財政貼息政策,提升服務效率、擴大政策覆蓋面,加力支持“兩新”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深圳主體。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末,已有570余家科技企業、48個項目獲批貸款172億元,發放金額在全國排名前列。
同時,《方案》鼓勵銀行主動對接市區各級產業部門發布的科技型企業和重點科技項目清單,提升對接率、盡調率和授信率;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先進制造業集群,全面提升金融服務供給,助力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科創領域輕資產、高風險、高成長、投資回報期長。《方案》聚焦當前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面臨的堵點,結合深圳實際,提出優化創投機構募資環境、暢通退出渠道的具體舉措。
其中包括:積極發揮債券市場“科技板”作用,通過強化項目儲備和融資輔導、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創債券的投資力度、完善擔保增信和風險分擔等,拓寬科創企業債券融資渠道。
《方案》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各類金融市場協同聯動、功能互補,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銀行貸款-資本市場融資”的接力式金融服務,有力有效支持深圳發展瞪羚、獨角獸企業。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深圳創投基金規模占全國10.6%;QFLP試點金額超77億美元;推動轄內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科創票據同比增長12.3%。
為進一步完善高度適配的科技金融產品服務體系,《方案》鼓勵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根據自身定位和資源優勢,提供差異化的科技金融服務,構建分層有序、各有側重的科技信貸服務體系。
同時,《方案》提出聚焦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特點,積極開展信貸產品創新,推動各項創新業務增量擴面,積極發展企業創新積分貸、供應鏈金融等,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強度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深圳已為科技企業提供從“初創”到“騰飛”的特色金融服務,并打造出面向初創型科技企業的專屬信貸產品“科技初創通”,依托深圳地方征信平臺,為超過20萬戶科技企業生成“第一張畫像”,超2200戶企業獲得融資。
《方案》進一步提出“五篇大文章”融合發展思路。其中,在跨境金融方面,深圳將依托前海、河套兩大平臺,推動“科匯通”、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等政策優化和試點升級,提升外匯服務科技創新效能。
在普惠金融方面,支持地方征信平臺與銀行、擔保、保險等合作,提供包括征信報告、信用評分、融資對接、授信支持、風險預警等的“一站式”金融服務,通過“征信+信貸”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持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獲得感。
在綠色金融方面,積極推廣“降碳貸”業務,支持中小微科創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探索股債聯動服務綠色領域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
在數字金融方面,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增強科技金融服務的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
此外,《方案》在進一步構建科技金融良好生態方面提出,完善由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牽頭,金融管理、產業、財政、市場監督等部門分工協作的科技金融工作機制,發揮政策合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實施。
《方案》還提出,發揮深圳科技創新專項擔保體系作用,加大對早期科創企業的擔保增信力度;優化銀行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加大對科技企業貸款支持力度;強化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效果評估,督促引導金融機構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質效等。
另悉,目前深圳已形成“征信+信貸”“本幣+外幣”“股權+債權”協同、“股貸債保匯”聯動的科技金融體系。截至2025年2月末,深圳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超1.1萬億元;創投基金存續規模超1.5萬億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