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原子級制造“院士專家城市行”系列活動第二站在廣東佛山舉辦。該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新技術司主辦,原子級制造創新發展聯盟和季華實驗室承辦。

加快營造前沿轉化應用新局面
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毛俊鋒闡述了原子級制造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承載的戰略意義,以及高新技術司在原子級制造頂層規劃、科技創新和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他認為,南方地區應用需求豐富,風險投資和產業資本活躍,是打造原子級制造未來產業集群的重點區域,地方政府應緊抓政策窗口期,加速形成央地政策聯動新生態,加緊建立區域聯合發展新模式,加快營造前沿轉化應用新局面。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表示,廣東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持續推進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全省范圍已形成一批原子級制造領域創新成果。下一步,廣東將加快推動原子級制造基礎理論與軟件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裝備制造等科技創新工作,加強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速推動原子級制造的產業化應用,健全產業生態,在原子級制造領域加速形成新場景新賽道。
佛山市副市長徐童表示,佛山始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全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下一步,佛山將緊緊圍繞國家原子級制造戰略部署,以此次院士行為契機,充分把握原子級制造發展戰略機遇期,進一步加強與各部委、各省市和院士專家的協同聯動,推動政策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推動原子級制造從理論創新和技術突破向產業化邁進。
季華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宋志義認為,原子級制造作為引領未來的顛覆性技術,其發展不僅需要科技“硬支撐”,更需要體系化協同的“軟實力”。實驗室將持續探索重大任務“央地協同”和“供需對接”的創新路徑和模式,期待在平臺建設、任務組織和產學研融合方面與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原子級制造從理論突破邁向產業應用,為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院士專家為原子級制造“把脈”支招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主持了產業區域發展研討會,并在區域技術供需對接會上介紹了2025年度原子級制造揭榜掛帥項目組織情況,有效項目申報數量130個,其中64個優秀項目入圍,企業牽頭申報積極性高,占比高達58%,申報單位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廣東、川渝、京津地區,產業區域集聚效應明顯。
產業區域發展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葉恒強認為通過在微觀層面操控原子,能夠實現性能新穎材料的創制,但批量規模化的原子操控是當前原子級制造要解決的關鍵。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恒認為原子級制造在工藝研發、產業化落地應用模式等方面,可借鑒3D打印已驗證的成熟發展經驗,加速自身技術轉化和應用拓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遲力峰作題為《掃描探針技術與原子級精準制造及表征》的報告,她認為發展原子級制造要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為支撐,結合“守正創新”的研究方法論,為原子級制造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儀綜所傳感與儀器中心主任、原子級制造創新發展聯盟秘書長杜曉輝介紹了原子級制造創新發展頂層設計的基本情況。廣東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和四川省等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代表介紹了發展原子級制造的地方布局。
在區域技術供需對接會上,19家單位代表圍繞原子級制造核心創新技術突破及典型應用方面作了專題報告。供需雙方在原子層沉積、原子級缺陷調控、多能場拋光、極微觀形貌檢測、仿真平臺及數據庫等方面進行了充分對接交流。與會院士專家就加速推動相關技術成果轉化落地提出發展建議。中科創星、粵科創業、恒健投資等多家金融機構表示將高度關注該領域技術進步并給予耐心資本支持。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