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內機器轟鳴、工匠手持激光雕刻筆精準雕琢、直播間里主播正忙著直播帶貨……
近日,位于廣西賀州市平桂區的廣西黃金珠寶產業園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曾經的礦區,如今正悄然變身為黃金珠寶的“創意工坊”。這里不再只靠石頭吃飯,而是憑借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把黃金做成時尚、做出品牌,走出了一條從“資源依賴”到“創意驅動”的轉型之路。
從“接單代工”邁向“高工藝制造”
譽金園(廣西)珠寶首飾公司的負責人王如在明亮的廠房里舉起一只精致的手鐲說:“這只鐲子用了20多種工藝,從鏨刻到錘揲,都是手藝活。”
去年,他和團隊從外地遷到平桂。問起原因,他笑著說:“政策實打實,園區服務到位,連辦手續都有人全程幫跑。”
像譽金園這樣“南遷”的企業,在廣西黃金珠寶產業園已有6家。他們帶來的不只是機器和資金,還有古法金、琺瑯彩等高工藝技術,讓賀州的黃金加工從“接單代工”邁向“高工藝制造”。

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132家,今年前三季度綜合產值98.58億元,24家規上企業產值增速104.07%。
平桂不滿足于只做“加工車間”。2023年,園區推出“超級工廠+供應鏈+終端門店”模式,把分散的產能整合起來,通過“桂黃金”平臺直連市場。
“我們不再是單打獨斗,而是以一個聯盟的形式出擊。”平桂區新興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鄧海勤說。
園區還引進無氰環保工藝,建起標準黃金交割庫。去年9月,廣西鑫億通公司成為上海黃金交易所特別會員;今年10月21日,賀州分庫啟用,實現“當天入庫、當天交割”。
人才筑基推動產業裂變
2025年9月,廣西富龍珠寶拿到了廣西首本黃金加工貿易手冊,備案進出口總值1073萬美元。
“以前原料要從香港轉一圈,現在直接運到賀州,物流時間縮短近一半。”董事長陳鵬翔說。企業從廣東番禺遷來后,廠房擴大,還引入機械化產線,從純手工轉向“手工+機械”并行。
如今,他們的產品賣到歐美、中東,甚至有外國客戶專程來平桂車間驗貨。“他們對品質和設計都很滿意。”一位中東客商說。
目前,園區已有7家外貿企業,產品遠銷巴西、俄羅斯、土耳其等地。抖音QIC倉、京東物流中心也陸續落地,讓平桂的黃金珠寶實現“24小時直達全國”。
產業要升級,人才是關鍵。平桂與大灣區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合作,共建珠寶產業學院,培育本土技術人才,同時引進智能制造專家。
品牌也在悄然成長。園區已引入14個黃金珠寶品牌,如“古福匠”“桂和祥”等,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我們要做出‘人無我有’的產品辨識度,提高附加值。”平桂區經貿局相關負責人說。
黃金珠寶產業園與移民安置區、新城區緊密相連,形成“以產興城”的格局。目前,園區帶動就業超4.6萬人,比2020年增加9000人。
“我們用5年實現了從0到100的突破,接下來要從100走向N。”平桂區委副書記、區長周誠說。
下一步,平桂將推進“請進來、培育好、走出去”三大計劃,引進精煉、直播、外貿類企業,拓展“桂黃金”APP、抖音基地等線上渠道,組織企業參加國際珠寶展,開拓東盟、中東市場。
(賀州市平桂區委宣傳部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