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武漢理工大學交通行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在該校余家頭校區舉行。院士專家、交通行業主管部門、行業企業家及學校優秀校友代表等齊聚一堂,為交通行業創新融合發展賦能。

本次大會以“攜手奮進‘十五五’ 共譜交通新篇章”為主題,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武漢理工大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集團”)主辦,武昌區人民政府、武漢理工大學交通與船海工程學部、中交集團華中區域總部承辦。
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孟暉介紹,武漢理工大學作為交通行業技術突破的翹楚、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舉辦本次大會是落實“十五五”交通發展部署的務實行動,更為產業鏈協同創新搭建了平臺、為跨領域融合破局提供了橋梁,相信大會必將集聚行業創新力量,為交通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武漢市將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政務服務等方面提供最強支持,讓每一項創新成果都能在武漢落地生根。
中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表示,中交集團積極主動踐行交通強國戰略,持續深化與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緊密合作,加速推動交通行業創新融合發展邁上新的臺階。他提出強化高水平科技創新、卓越工程師培育、多要素融合協同、國際化發展等四個方面交通強國發展倡議,期待攜手以更高站位、更強合力、更實舉措,奮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
武漢理工大學校長王發洲說,該校始終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匯聚“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優質資源,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融合發展之路,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服務社會等方面成果顯著。
下一步,該校將堅持“四個面向”,立足湖北、依托行業、匯聚校友、搶抓機遇,按照“10年謀遠、5年攻堅、3年突破”的戰略路徑,以創新融合將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推向新高度。持續以服務交通強國建設為核心使命,系統構建“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產業鏈、校友鏈”協同發展新格局,打造科研、教育、產業貫通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加快建設交通行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和科技創新高地,持續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與社會各界攜手奮進“十五五”,共繪交通強國建設宏偉藍圖。
武昌區委副書記劉海停表示,近年來,武昌區搶抓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的機遇,發揮在船舶研發設計領域的獨特優勢,大力推動船舶產業標準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轉型,全力打造綠色智能船舶發展高地。
會上,武漢理工大學與中交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科技攻關、科研項目申報、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與中國能建華東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寧德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順豐泰森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重點圍繞新能源船舶標準船型、三電系統、人工智能+交能融合大數據平臺、技術創新中心、人才聯合培養等開展合作;與上海鼎衡航運科技有限公司、校友簽訂校企捐贈協議,支持學校人才培養與校園建設。
大會聚焦綠色交通、綠色航運、高端裝備等前沿領域,搭建高端對接平臺,推動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轉化與高質量產業項目落地,聚力打造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合作論壇,進一步強化武漢市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與綠色交通產業領域的領先優勢,為湖北支點建設注入“人才力量”與“創新動能”。
(許余慶 攝)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