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首個5G-A人形機器人火炬手的“夸父”,最近火了一把。11月2日,“夸父”在單臂1.6公斤的負載下,以高度擬人的奔跑姿態,順利完成百米傳遞任務,成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科技創新的“先手棋”。
“夸父”立足的廣東,是一片創新沃土。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9年蟬聯全國榜首,研發經費投入、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均穩居全國第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10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在廣東集腋成裘、厚積薄發。
練就創新“真本領” 企業登臺“唱主角”
近日,在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上,新凱來公司旗下啟云方公司發布兩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電子工程EDA設計軟件。
這一成果展現了國產高端電子設計工業軟件的能力,標志著該領域長期以來的技術空白被成功填補。啟云方電子工程EDA BU總裁袁夷表示:“目前兩款新品已商用落地,超兩萬名工程師實測反饋積極,性能比肩國際巨頭。”
在廣東,企業是當之無愧的創新主力軍。數據最有發言權——約90%的科研機構、90%的科研人員、90%的研發經費、90%的發明專利申請來源于企業。一個個數據,展現了廣東企業創新的“真本領”。
要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須把創新資源真正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廣東給出的破題之法是推動企業在科技創新中“唱主角”,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先鋒。以技術攻關為例,廣東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在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中,企業牽頭項目超半數、企業參與項目超90%,從企業場景中凝練科學問題,直面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共性問題。
前不久,在第138屆廣交會上,視源股份的MAXHUB A3智能柔性機械臂完成了一場精細的“指尖芭蕾”。只見在VIO手柄的實時控制下,它僅用3秒便精準地將線頭穿入了直徑不足1毫米的針眼。
視源股份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機械臂目前已在實際工業場景中完成‘無序分揀’‘附件盒打包’等復雜任務,換線調試時間僅需2到3天,真正助力企業打通工業自動化‘最后一公里’。”
首個國產移動操作系統原生鴻蒙發布、全球首創雙特異性抗體新藥依沃西、攻克智能單孔手術機器人設計制造技術……越來越多的原始創新誕生于企業。目前,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39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7.7萬家。作為重要的創新主體,企業正成為廣東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關鍵樞紐。
傳統產業有奔頭 新興產業有搞頭
醬油釀造可以用AI嗎?佛山市海天(高明)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天味業”)給出的答案是:可以!
選豆是釀造醬油前的準備工作,“豆臉識別”讓這項工作變得又快又準。海天味業設備工程師李聞哲介紹,設備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AI技術,進行360度無死角拍照,實現黃豆甄別的功能。在“豆臉識別”的加持下,海天味業已經實現了全年超2.5萬億顆黃豆的全檢。
在海天味業,AI在質量檢測環節也有用武之地。通過“AI電子鼻”,醬油香氣質量得以被快速定性并智能評級,確保每一滴醬油都醇香鮮甜。目前,海天味業已經實現了產品全流程的AI賦能。
近年來,廣東持續抓傳統產業煥新升級。“十四五”期間,該省推動超1萬家工業企業技改數轉,創新探索產業鏈供應鏈整體“鏈式改造”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模式。
對于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培育壯大,廣東也不甘人后。該省聚焦集成電路、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等優勢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持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11月3日,小鵬匯天飛行汽車量產工廠試產,并順利下線首臺“陸地航母”飛行器,這標志著全球首條飛行汽車量產線貫通。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表示,工廠的投產將推動制造成本持續優化,產品商業化運營也具備產能保障,個人飛行時代將加速到來。
目前,廣東集聚全國30%以上低空產業鏈企業,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占全球70%,工業級無人機市場份額占全球40%。2024年,廣東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2200億元,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992億元。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龔國平表示,廣東將堅定不移把創新落在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發揮應用場景多、產業配套強、成果轉化快的優勢,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