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11時,由銅陵市綜合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建設的世界首座公鐵兩用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銅陵長江三橋正式通車。
銅陵長江三橋起于銅陵市陳瑤湖鎮花園村,跨越長江,經過羊山磯,止于銅陵市大通鎮民族村。路線全長11.88公里,具有“高速公路、城際鐵路、貨運鐵路、鐵水聯運”多種運輸功能。
大橋上層搭載設計時速120公里的六線高速公路,下層搭載設計時速250公里的兩線沿江高速鐵路和設計時速160公里的兩線跨江普速鐵路。大橋采用主跨988米的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方案,為世界范圍內首次采用千米級大跨度鋼桁梁橋,跨度位居同類橋型世界之首。

“斜拉橋和懸索橋各有所長,一般來說,同等條件下,斜拉橋承壓變形更小,能保障車輛通行平順性;懸索橋跨越能力更強,更易實現大跨度,而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則兼具兩者優點。”中鐵大橋局銅陵長江三橋項目部副總工程師宋海濤介紹。
宋海濤表示,該體系既有效利用了懸索橋“一跨過江”的優點,將通航影響降至最低,又有效利用了斜拉橋承重強的優勢,把主塔建在岸邊,避開防洪堤壩,保障了防洪安全。

作為懸掛大橋懸索主纜和斜拉索的支柱,大橋南北兩座主塔塔高均超過200米,設計為門型,設上下兩層橫梁。針對大橋主塔高度高、南北塔跨度大、施工難度大等特點,中鐵大橋局采用世界首創的9米全自動智能液壓爬模技術,把大橋主塔柱單次澆筑高度從傳統的每節6米躍升至每節9米,與傳統施工方式相比可減少12個施工輪次。截至目前,大橋建設已取得了“五項世界首創”“十項工藝創新”、形成企業級工法11項和申報專利32項等成果,將為國內今后同類型橋梁施工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據了解,銅陵長江公鐵大橋是《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中規劃的過江通道之一。大橋的建設有利于完善國家和安徽省高速公路網,提升區域過江通道通行能力,對于發揮皖江承東啟西、連接長三角和川渝鄂贛的中樞作用,促進區域交通優化發展、完善過江通道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中鐵大橋局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