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恒”高端固井技術(以下簡稱“海恒”)成功攻克泰國灣超高溫氣竄井固井作業難題,自此“海恒”井筒工作液“十大技術體系”已全面實現國內外產業化應用。
“海恒”是中國海油自主研發的油田化學技術產品體系,主要應用于鉆完井液和固井工程領域,是實施海洋油氣鉆完井工程的關鍵技術。該體系能夠在井下鉆井工具和地層之間構建穩定的流體環境與通道,猶如為油氣井注入“血液”、筑起“骨骼”,為油氣長期穩定產出提供堅實基礎。
9月23日,中國海油“海恒”油田化學技術品牌發布會在福建泉州召開,會上推出了“海恒”自研高端井筒工作液“十大技術體系”。“海恒”井筒工作液“十大技術體系”通過化學分子結構精細設計和構建,實現了對井筒工作液性能的精準控制,為深水、深層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技術保障。

在“海恒十大技術體系”中,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海恒”恒流變合成基鉆井液體系實現在-10℃至180℃寬溫域下的流變性能恒定,成為全球唯一在190℃溫差下仍保持流變性能恒定的鉆井液體系,成功破解深水深層冷熱交替環境下的油氣開發難題。“海恒”低密高強水泥漿體系承壓能力達158MPa,相當于承受8倍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起飛時的推力,助力創下亞洲陸上最深井紀錄。“海恒”防腐水泥漿體系突破防腐、防竄和自修復等5項行業技術瓶頸,成為國際首項解決海底二氧化碳封存問題的技術,支撐我國海上首個CCUS示范工程累計封存二氧化碳超1億立方米,并榮獲2024年OTC國際海洋石油技術會議技術大獎。

中海油服油田化學事業部總經理趙景芳表示:“‘海恒’已自主研發65種核心化學品,并配套27類工程軟件與裝備工具,基本覆蓋全球鉆完井液和固井水泥漿的全部作業場景,可全面滿足深水深層、高溫高壓、鹽膏層、CCUS等復雜場景下的技術需求。”
目前,“海恒”技術體系已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22項,授權專利124項,主持1項ISO國際標準修訂,發布國家、行業和企業標準180項。在本次作業的泰國市場中,“海恒”團隊已圓滿完成36口井固井作業,最大井作業深達到4343米,最高作業溫度達到236攝氏度,固井總長度超過10萬米,以抗高溫、防氣竄等優異性能奠定海上高端固井市場地位。
近5年來,“海恒”已實現從單一作業服務向“產品+服務”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的轉型升級,完成了“研產用銷”全產業鏈布局。依托政策和產業優勢,在海上古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建成國內首個海洋油田化學品綠色制造工廠——藍海博達,高溫乳化劑、高效潤滑劑、降失水劑等自主核心產品性能達到領先水平,成功破解超厚鹽層、高溫薄弱地層、延遲破膠等世界級難題,實現海外營收近60億元,為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提供了完整的“中國方案”。
(圖片由中國海油提供)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