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9月16日上午,廣西賀州市平桂區“養殖AI+”平臺發出警報——羊頭溫氏種豬場出現一級氣體預警。消息一經推送,工作人員立即響應,迅速排查處理,成功避免一起潛在的畜禽健康危機。這便是該區推動養殖業智能化轉型中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平桂區通過AI驅動的環境控制系統,部署大量傳感器,建成覆蓋全域、多參數的實時監測網絡。傳感器數據實時回傳至AI分析平臺,借助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深度解析。自平臺啟用以來,全區264家養殖場全部接入系統,實現了對存欄量、年度入欄與出欄量的全面把控,并通過“綠、黃、紅”三色風險等級動態評估運行狀態。目前,綠級企業占40%,黃級和紅級各占30%,全區養殖狀況清晰可控。
該平臺以精準預警和高效處置為特點,運行至今累計處理預警事件9120起,其中已辦結8090起,誤報920起,待處理60起。諸如黃定深養殖場累計觸發預警60次,李榮超養殖場50次,溫氏種豬場養殖場兩處各40次。一旦系統識別異常,立即推送警報,工作人員快速介入。如羊頭鎮木家村黃定深養殖場因排水異常被系統捕捉,經查為管道堵塞,經及時疏通,避免了污水外溢和環境污染。
通過AI技術,平臺實現對養殖環境、畜禽行為等24小時不間斷監測。一旦發現行為異常或環境指標超標,系統自動觸發預警。截至9月3日,該區還有209起AI預警正在處理,每一則警報都代表一次潛在風險的及時干預。
平臺還通過整合多方數據為生產決策提供支持。“四方核驗-入欄”板塊顯示,當前申請入欄的有祖場40家、其他場23家,分別涉及1.5萬頭和18.8萬頭畜禽。據平桂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志偉介紹,這些數據幫助企業更科學地制定入欄計劃、調整生產結構,提升養殖效益。
通過“養殖AI+”平臺的全面推廣,平桂區實現畜禽養殖污染投訴量下降67%,糞污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高,規模養殖場治污設施配套率達100%,人工智能正成為養殖環保的“守門人”。
當前,平桂區持續優化AI算法、擴大系統覆蓋范圍、拓展服務場景,未來計劃推出保險聯動與供應鏈對接模塊,為養殖戶提供全周期服務。同時,該區還將編制《人工智能+畜禽養殖監管建設指南》,推廣“平桂模式”至更廣范圍。
語浩科技(廣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詩輝介紹,平桂區依托“桂企云”平臺資源優勢,在全國率先構建“養殖AI+平臺”,形成五級聯動管控體系,實現從“傳統監管”向“智能共治”轉變。AI與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將進一步深化,硬件成本降低將加速AI在平桂中小養殖場的普及,推動行業向高效、綠色、智能化方向發展。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