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在廣西南寧開幕。在博覽會各大展廳,一批創新產品集中亮相,從幫視障者“看見”世界的AI助盲眼鏡,到讓跨國溝通沒有障礙的多語言AI透明屏,再到破解停車充電難題的移動充電機器人……無不勾勒出智慧生活的新畫卷。
AI助盲眼鏡:為視障人士“點亮”腳下路
“戴上這樣的眼鏡,我就可以一個人走遍天下了。”在東博會先進技術展廳,一位視障人士摘下眼前的智能眼鏡激動地說。這款讓他無比興奮的產品,是由北京中興訊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廣西產研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等機構聯合推出、在本屆東博會上首發的AI助盲眼鏡。
中國盲人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擁有超1700萬視障人士。“他們獨自出行常面臨諸多不便,讀書、看信需要靠特殊工具或他人協助。這款AI助盲眼鏡,正是為解決這些難題而研制的。”北京中興訊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繼先說。
這款AI助盲眼鏡外觀與普通眼鏡相近,卻在輕量化的鏡架集成了高精度攝像頭、麥克風陣列等設備。“這款AI助盲眼鏡采用了多模態感知大模型,能夠把視覺信息轉換為聽覺信息,并反饋給視障人士。”廣西產研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研究所解決方案工程師袁龍說。
在先進技術展廳體驗區,記者看到,當佩戴AI助盲眼鏡的體驗者把宣傳冊舉到眼前,眼鏡很快就會讀出上面的文字;當體驗者前方出現某展位時,眼鏡則馬上對其進行介紹。
“AI助盲眼鏡能夠識別場景、朗讀文字、描述圖像,還可以與用戶實時互動,比如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等。”梁繼先介紹,相較于傳統助盲設備被動響應指令,這款眼鏡突破技術局限,具備主動交互能力,可以感知行進方向、用戶操作意圖和周邊環境變化,提前給出引導提示。

多語言AI透明屏:精準收音秒翻譯
“It's my first time in Nanning. Could you recommend some local dishes?”在東博會人工智能專館的展臺前,一位外國參展商對著一塊通體透亮的屏幕提問。話音剛落,清晰的中文翻譯——“我第一次來南寧,可以推薦當地美食嗎”便實時傳出,響應迅速且語音自然。這款首次在南寧亮相的多語言AI透明屏,憑借新穎的外觀和實用的功能,迅速成為展館內的“人氣明星”,吸引了大批境外參展商與觀眾。
語音輸入后,多語言AI透明屏僅需0.8秒即可實現翻譯輸出,如此高效精準的跨語言交互,離不開硬核技術支撐。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透明屏項目經理王春浩介紹,這款設備集成了多語種語音識別翻譯、多模態降噪等技術。在多模態降噪技術支持下,即便在展館這類人員密集、環境嘈雜的場所,多語言AI透明屏也能夠精準捕捉用戶語音信息并完成翻譯。同時,這款產品采用透光率達92%的雙面OLED透明屏。這種高透明度屏幕支持雙面顯示與雙面觸控,兩側使用者互不干擾。
除此之外,多語言AI透明屏可以提供中、英、法、德、俄、日、韓、泰、越、緬、阿拉伯語等14個常用語種的離線應急翻譯服務。“即便在地下停車場等網絡信號較弱的區域,仍能保障核心翻譯功能正常使用。”王春浩補充道。
不僅如此,多語言AI透明屏還能充當客服。在無人值守的場景中,多語言AI透明屏中的虛擬客服可以隨時回答用戶的各類問題,大幅提升服務效率與便捷度。
王春浩介紹,這款透明屏主要被應用在銀行、機場、地鐵、酒店、景點等公共場景。它可以與政務窗口、景區導覽臺等設施無縫融合。目前,這款產品已經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泰國曼谷高端購物中心等地落地。

“數字犬證”:掃碼可知狗狗“檔案”
“想知道一條小狗有沒有合法‘身份’、打沒打疫苗,現在掃一下就行。”在東博會人工智能專館的“數字犬證”展臺前,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向參觀者介紹。
“‘數字犬證’是廣西本土人工智能團隊利用深度殘差卷積神經網絡研發的針對犬只面部的AI智能識別驗證管理系統。”“數字犬證”首席技術官廖文博對記者說,該系統核心優勢在于操作簡單、識別速度快、準確率高,且全程對寵物友好,可以大幅提升犬只登記和管理的效率。
記者在現場打開微信小程序搜索“數字犬證”,進入小程序后將手機鏡頭對準犬只鼻紋拍照錄入,僅用3分鐘就完成了犬只登記。
“識別時響應速度達到秒級,準確率更是高達99.1%。”廖文博邊演示邊說,“即便遇到強光照射、物體遮擋、犬只改變姿態,甚至犬只鼻部輕微受傷等復雜情況,系統依然能夠準確識別,實現‘一眼識犬’。”
對相關管理部門來說,“數字犬證”帶來了管理模式的革新。“利用這套系統,相關部門可以實現數字化管理,每一步操作都有跡可循、可查可溯。”廖文博介紹,該系統還有大數據風險預判功能,能通過數據分析提示犬只防疫漏洞等問題。
對犬主而言,“數字犬證”不僅便捷,而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在小程序上給狗狗辦理‘身份證’只要幾十元,整個識別過程無接觸、零傷害,大家辦證的積極性高多了。”廖文博說,系統還提供在線年審、防疫提醒、走失協查等一站式服務,甚至能夠定向推送違規處罰信息。這既可以幫助規范養犬行為,也減少了管理方和犬主之間的矛盾。

移動充電機器人:沿軌飛奔“上門”送電
在東博會人工智能專館的南京天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臺前,一場在車庫充電的模擬演示吸引了大批參觀者。只見展臺工作人員掃描車位旁的二維碼后,頭頂軌道上的移動充電機器人迅速滑動,精準停在車位上空,充電槍穩穩降下……“不用在車庫里繞圈找充電樁,掃個碼,充電設備就自己‘跑’過來了!”一位參觀者感嘆道。
“傳統充電模式是‘車找樁’,車主常常要在停車場里找空閑充電樁,在高峰時段更是一樁難求。而這款移動充電機器人實現了‘樁找車’的智能化升級。”南京天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略業務發展負責人馬一慈對記者說,一臺移動充電機器人可覆蓋10個至20個停車位,每個車位都配有專屬二維碼。車主無需下車,掃碼即可發起充電請求。接到指令后,機器人通過預設的架空軌道迅速移動,精準定位到目標車位。整個響應過程快速高效。

這款產品的優勢不只是便捷。“在提供同等服務能力的前提下,它能夠大幅降低設備投入成本。”馬一慈說。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傳統模式下,如果要滿足20個車位的充電需求,要安裝20臺充電樁,而移動充電機器人僅需1至2臺即可覆蓋。此外,由于車位不再被固定充電樁“綁定”,任何車位都能隨時變為充電車位,運維成本也能減少50%。
不僅如此,移動充電機器人還十分安全可靠。這款機器人搭載雙重定位系統與急停裝置,在充電過程中可實時監測溫度、電量等多項關鍵參數。一旦發現異常,它能夠在0.1秒內自動切斷電源。同時,其內置的超聲波實時探測系統,可以持續掃描行進路線,遇到行人、障礙物會立即制動。
展臺旁,不少房地產企業、停車場運營企業的參展商圍著工作人員咨詢合作細節。“部分小區車位緊張,固定充電樁裝得越多,可用車位越少。這套設備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一位物業行業從業者說。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