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立彬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稱,在人工智能(AI)與機器人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全球機器人產業正邁向智能化、具身化的新階段。中國機器人產業加速崛起,不僅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更是在具身智能領域加快技術突破與應用落地,日益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競爭格局中的關鍵驅動力。
中國成全球機器人市場重要競爭者
IDC預測,到202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份額占據近半,并以近15%的復合增長率位居全球前列,成為推動全球機器人產業增長的核心引擎。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制造工程能力優勢、先進技術加速投入、場景適配效率提升以及產業政策有力支持。中國企業在多個機器人賽道持續深化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推動市場拓展,正穩步實現從“追隨者”向“引領者”的戰略轉型。
其中,在商用服務機器人方面,2024年,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出貨量突破10萬臺,配送機器人和清潔機器人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中國廠商以84.7%的出貨量引領全球,頭部企業持續推動產品智能化和多場景落地,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同時,中國廠商在具身智能、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領域持續突破,結合豐富的多場景應用實踐,推動商用服務機器人實現快速智能化升級。
在四足機器人方面,中國廠商宇樹科技、云深處依托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與高度集成的產品設計,在性能表現、出貨規模及開放性等方面實現突破,正逐步重塑全球市場領導格局。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正通過“技術突破—應用驗證”的雙向循環模式加速發展,吸引多元廠商積極參與,協同構建產業生態,推動行業持續進步。IDC預測,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商用銷售出貨量預計約5000臺,2030年將增至近6萬臺,年復合增長率超95%。
在協作機器人方面,中國工業機器人正加速“出海”,依托成熟完備的本土產業鏈體系形成顯著的成本優勢,持續拓展海外市場。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廠商海外收入總計超過20億美元,其中協作機器人出口收入達到約7410萬美元,同比增長34.7%。
中國具身智能機器人加速發展
IDC認為,具身智能機器人是機器人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廠商正加快構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完整產業鏈,在多行業場景率先落地應用,推動技術從驗證走向規模部署。
總體看,具身智能機器人正加速從技術突破走向應用落地,呈現八大關鍵趨勢。
感知能力持續增強:3D視覺感知技術不斷提升,使機器人對環境和物體具備更精準的理解與操作能力。
大模型成為核心驅動力:多模態具身智能大模型賦能機器人自主學習、感知理解與決策規劃能力,輕量化、低算力模型加速在各類終端平臺的落地應用。
仿真與世界模型不斷完善:高保真物理仿真環境和世界模型建設加快,助力運動控制優化、多任務泛化能力提升。
開源共享加速推進:具身智能發展亟需多模態、多場景的高質量資源支撐,產業界正積極推動模型、算法、仿真環境、數據集等關鍵資源的開源共享,構建協同共進的創新生態。
多樣化機器人載體融合發展:協作、復合、商用服務、四足及人形機器人等與AI深度融合,共建具身智能能力體系,提升跨場景適應力。
細分場景特定任務率先落地:在工業裝配、打磨、上下料以及商業服務領域的操作類任務中,具身智能機器人展現出更強的適應性與靈活性。
人形機器人實現小規模落地:人形機器人在商用服務、特種作業等領域已初步開展應用落地,預計將逐步實現千臺級商用部署。
生態體系加速構建:產學研協同推進云服務、算法、數據、仿真平臺、硬件開放接口等底層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標準體系和行業規范建設,促進資源互通與能力共建。
IDC中國機器人與物聯網領域研究經理李君蘭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市場的重要力量,具備邁向具身智能機器人下一個階段的產業鏈、技術和應用基礎,整體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