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4日,2025世界顯示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在大會開幕式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發布《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5)》(以下簡稱《指數(2025)》)。

張立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與顯示產業融合,推動顯示產業從單一的硬件制造向智慧終端、場景生態升級,不斷催生新需求與新應用。顯示產業正在進入“AI+泛顯示”的融合發展新周期。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顯示面板生產制造基地和研發應用地區,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集群升級,推動“顯示無處不在”的普及,實現從“規模領先”到“質量領跑”的跨越,迎來高質量發展新時期。
根據《指數(2025)》,2024年新型顯示產業產值規模達到74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49%。面板市場占有率達到55%,材料市場占有率達到43%,均位居全球第一。
為科學評價中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賽迪研究院”)自2023年起在成都發布《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今年,賽迪研究院綜合考慮產業發展新情況、技術新進展、市場新應用、AI融合等因素,對指數進行更新調整,推出《指數(2025)》,同時繼續發布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城市。
根據《指數(2025)》,2024—2025年中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城市分別為合肥、深圳、成都、廣州、武漢、北京、廈門、蘇州、重慶和南京。
從指數的整體評估來看,合肥、深圳、成都等地依托產業鏈布局、技術創新和產能規模等優勢繼續位居高質量發展十大城市前三位。
張立指出,我國顯示產業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創新發展層面,原創性技術儲備仍有不足,知識產權建設亟待加強;二是市場培育層面,傳統應用與新興應用的承接速度不及預期,市場增長有待加速;三是生態建設層面,產業配套體系尚不完善,難以滿足高質量發展需要。
《指數(2025)》還對我國重點城市顯示產業未來發展提出四點思考與建議: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統籌發展。做好“十五五”產業發展規劃,有序推進產業升級,為當地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根基。二是構建產業生態,在統一大市場的前提下關注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均衡發展,加快構建完整且各具特色的產業生態體系。三是以深化AI融合為著力點,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在顯示產業的創新應用,構建AI與顯示產業的協同發展生態。四是促進協同開放,對內加強地區間協同合作,對外積極擁抱全球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加速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要素的流動與合作。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