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場景是連接技術和產業、打通研發和市場的橋梁,對促進新技術新產品規?;虡I化應用具有重要牽引作用。10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以下簡稱“國常會”)部署了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相關舉措。
“屬于醫用機器人的應用時代真的要來了!我們要早點行動起來!”在為期3天的場景演示、實操體驗和交流探討中,北京22家市屬醫院代表與10家本土醫療機器人領軍企業代表齊聚一堂,達成“場景牽引,應用開花”共識。
10月29-31日,由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醫管中心指導,北京機器人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北京水木精智醫學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木精智”)承辦的“聚焦前沿技術 推動臨床應用”醫療機器人應用場景對接會,圍繞神經介入、骨科、腔鏡三大領域展開深度對接,以政企研協同之力破解“技術落地難、臨床對接慢”痛點,成為北京在率先部署推動醫用機器人新場景大規模應用上的新探索和新實踐。
以場景化匹配實現高效化轉化
在1:1復刻的人體模型血管中,機械臂平穩穿梭、精準推送導管導絲,完整模擬臨床手術關鍵流程,直觀呈現技術優勢……在水木精智大手術室,北京萬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思醫療”)搭建了高度還原的血管介入手術室場景,其核心產品VAS HERO 20機械臂全程展現出精準的操控實力。

“操作精度遠超人手,血管過弓環節比傳統操作更順暢!坐在操作臺就能完成手術,效果完全超出預期,介入手術的機器人時代真的來了!”演示環節后,來自北京同仁醫院、宣武醫院、安貞醫院、友誼醫院等知名三甲醫院的20余位臨床專家,在專業培訓團隊的指導下現場上手操作機器人,在體驗后給出了高度評價。現場多位專家也對該應用在提升手術安全性、降低醫生工作強度上的重要價值給予一致認可。
據悉,在10月29日的神經介入機器人專場中,華科精準(北京)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萬思醫療、北京柏惠維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惠維康”)、強聯智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聯智創”)4家企業集中展示了本土技術突破;在10月30日的骨科機器人專場中,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華瑞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華瑞博”)、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羅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5家企業帶來各自覆蓋“術前規劃-術中導航-術后康復”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在10月31日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專場中,北京術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一場高度貼近臨床實操場景的真實動物實驗和離體器官演示。
在設備體驗環節,來自多家三甲醫院的醫師們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醫用機器人的精準導航與流暢操控,切實感受到了國產醫療機器人的手術精準度、安全性與高效率,為后續臨床場景中的技術應用與合作對接提供了直觀實踐依據。

“活動效果非常好!”和華瑞博董事會秘書張利點贊說,“不僅為企業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和機會,還幫我們垂直打通了用戶端?!?/p>
“同仁醫院神經外科的老師早就聽說過我們的產品,這次現場感受非常不錯。他們表示,回去馬上申請試用。”強聯智創產品經理龐行云略帶激動地表示。
“活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柏惠維康研發總監趙德鵬透露,在現場,北京友誼醫院和朝陽醫院相關科室的醫生就對該公司產品產生了較大興趣,后續大家將合力推進相關對接合作。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合作對接意向強烈,極大超出了大家的預期。”萬思醫療COO李金表示,此次對接會打造了“技術講解-產品路演-體驗交流-租賃保障”的全流程對接體系,精準對接創新技術與臨床需求,從現場反響來看,成效明顯。
高價值、小切口場景精準賦能
國常會指出,要用改革創新辦法培育更多新場景,推進基礎設施和平臺等“硬件建設”,做好法規、制度、政策等“軟件支撐”,加強部門協同,健全監管機制,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在場景對接的平臺“硬件建設”上,作為本次對接會的核心承辦場地,水木精智憑借“貼近臨床、資源整合”的國內首家第三方實景化醫學培訓中心平臺優勢,為活動提供全維度支撐,成為連接企業與醫院的關鍵紐帶。
水木精智相關負責人介紹,水木精智圍繞對接會需求,專門開放學術報告廳、大手術室、展廳及手術機器人手術室等核心空間。其配備的完全模擬真實臨床環境的手術室,確保企業演示“零偏差”還原臨床場景,醫院代表“沉浸式”體驗設備性能——從技術路演的清晰呈現,到模擬操作的實景保障,再到自由體驗的空間支持,每一處細節均貼合醫療場景需求,為技術與臨床的高效對接提供硬件基礎。


水木精智專業化環境設施
同時,依托“概念驗證-技術熟化-產品迭代-應用推廣”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水木精智在此次活動中進一步整合“醫、教、研、產”資源: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展示技術成果的專業舞臺,助力創新設備精準觸達臨床需求;另一方面為醫院搭建獲取先進技術的便捷通道,降低臨床評估與技術引進的成本。這種“雙向賦能”的服務模式,不僅保障了對接會的順利推進,更促成多家醫院與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為后續技術落地奠定了基礎。
在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的“軟件支撐”上,此次對接會為消除“信息不對稱”,讓創新技術精準對接臨床痛點,探索了多方協同的模式,打出了“政策扶持+場景開放+平臺搭建”的組合拳,形成了“技術有出口、臨床有工具、產業有動能”的良性循環: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醫管中心通過政策引導與資源協調,推動22家市屬醫院開放臨床需求,為企業提供“真實應用場景”;北京機器人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創新租賃模式,降低高端醫療設備市場準入門檻,激活技術落地加速度;水木精智則以第三方平臺身份整合資源。
“這是北京在推動醫用機器人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上,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平臺支撐、企業創新、醫院應用’協同機制作用,注重供需對接,優先布局高價值、小切口場景應用的具體實踐?!北本┦锌莆嘘P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自2019年起,從頂層設計到各項舉措,持續推進全域應用場景建設工作,以場景創新促進科技創新為主線,建立了全流程場景工作體系,抓住了自身重大工程、重大項目資源豐富的優勢,為各種前沿技術、解決方案提供“比武臺”和“試金石”,打造了一批標桿場景項目,并找到了自身場景創新的路徑。
受訪者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