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部署了12項戰略任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被擺在首位。
被稱為“工業關節”的軸承,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零部件。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全國重要的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聊城市下轄的臨清市是“中國軸承之鄉”,擁有全國最大的軸承交易市場和完備的零配件生產體系。夯實實體經濟根基,做大做強做優軸承產業,聊城市前瞻布局,主動作為,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共同謀劃,為臨清市積極鏈接高端創新資源,率先下起了“先手棋”。
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創新鏈產業鏈無縫對接,10月28-29日,由國創中心主辦,山東省人才集團、山東省軸承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人才島(山東)技術經理人事務所共同承辦的先進軸承技術交流與產業對接大會暨首屆軸承應用場景技術創新大賽,成為當地積極鏈接國家級創新平臺的資源整合優勢,與產業鏈上下游合力推動產業創新升級的新探索、新范式、新實踐。

早在今年9月,山東省聊城市委書記李長萍就深化與聊城產業協同和聯動發展與國創中心深入交流。同時,國創中心與臨清市政府、智創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三方簽約,圍繞新能源汽車先進軸承技術研發、先進電驅系統及控制器技術研發、檢驗測試能力建設、技術成果鑒定及產業化推廣應用等方向,開展具體合作項目。
“我們希望借助此次大會將政企學研金深度對接,共建聊城軸承產業新生態,強化‘中國軸承之鄉’品牌,助推聊城智造再上新臺階。”聊城市副市長周濤表示。
山東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王洪國會上強調,本次大會為全國先進軸承技術交流、產業資源對接搭建了寶貴平臺。
會上,“中國軸承產業大腦”“車用先進軸承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項目”“云南寧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產業技術經理人事務所”項目正式啟動運行。臨清市政府與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聊城高端軸承人才高地。人才島(山東)技術經理人事務所與山東洛軸所軸承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軸承產業知識產權運營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與專利池,賦能軸承產業創新升級。


“我們與臨清市簽署人才服務戰略協議,共筑省市縣‘一盤棋’產業人才融合樣板,共推中國軸承邁向高端智能未來。”山東國投公司副總經理,人才集團副總經理何偉特別看好聊城軸承“小產品”轉出“大市場”,形成全鏈集群并遠銷海外的廣闊前景。
“我們希望匯聚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投資平臺等多方力量,整合產業創新資源,搭建產業上下游交流與應用平臺,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推動軸承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實現高質量發展。”山東省軸承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理事長張躍學表示。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屆軸承應用場景技術創新大賽是大會的重要創新資源匯集環節。
“我們的‘復并諧波減速器’通過復合柔筒正交反對稱變形原理,突破了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的效率瓶頸,已申請8項國內外專利,正尋求100萬元合作實現首產!”10月28日,在大賽比賽環節,山東理工大學團隊代表手持復并諧波減速器樣機,面向臺下數十位專家和企業代表進行了詳細講解。
大賽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航空飛行器等前沿應用場景,吸引全國40余個項目參賽,涵蓋軸承電磁技術、氣浮技術、陶瓷材料、設計軟件等關鍵方向。經激烈角逐和層層篩選,最終10個項目晉級決賽。
大會現場還為大賽的10個獲獎項目進行了頒獎。據悉,為進一步加深參賽團隊與當地政府、產業鏈上下游整車企業、機器人企業、關鍵零部件企業等各方的合作對接,決賽后同步舉行了項目合作對接洽談會,并在課題合作、人才引進、技術合作、產業落地等多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

大會的圓桌對話再掀高潮。多位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圍繞“破局·融合·躍升:軸承技術如何驅動新能源汽車與高端裝備新未來”展開深度交流,就產學研用協同、新興場景應對、產業生態共建等議題凝聚共識,為行業邁向高端明晰了路徑。

10月29日下午,與會嘉賓走進山東省軸承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臨清軸承大市場及代表性企業進行實地考察。車間內智能生產線高效運轉,市場內交易活躍、客商云集,嘉賓們在觀摩中切身感受到臨清軸承從研發、制造到銷售的全鏈條實力,多項合作意向在交流中初步達成。
本次大會促進了臨清軸承與多元應用場景的深度交流,推動了技術和產品與需求的精準對接,臨清市副市長王宏表示,將通過搭建高能級平臺,有效促進創新要素集聚與科技成果轉化,為軸承產業突破高端瓶頸、服務國家重大裝備需求貢獻“臨清智慧”。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